奇书网

奇书网>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河海大学 > 附录4 人际交往故事情境测验问卷(第2页)

附录4 人际交往故事情境测验问卷(第2页)

[17]方克立:《关于和谐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载《高校理论战线》,2007(5)。

[18]《汉语大字典》(第二版),651页,武汉,崇文书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19]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124—130,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

[20]黄囇莉:《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本土化的理论与研究》,69—79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1]Leung,K。,Koch,P。T。&Lu,L。,“ADualistionyandItsImplisforainAsia,”AsiaPacifialofMa,2002(2-3),pp。201-220。

[22]Hwang,K。K。,“FadFavor:Thee,”AmerialofSociology,1987(4),pp。944-974。

[23]Hwang,K。K。,“GuanxiaResolutioy,”IuraluniStudies,1997(1)。

[24]参见杨国枢:《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转引自杨国枢、文崇一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2。

[25]黄囇莉:《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本土化的理论与研究》,240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6]李庆善:《中国人新论——从民谚看民心》,89—9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7]汤爱萍:《尚和心理与和谐社会》,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3)。

[28]费孝通:《乡土中国》,29—40页,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9]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载《社会学研究》,1995(5)。引文有改动。

[30]杨国枢:《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社会互动的观点》,转引自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一辑),21—54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1]Hwang,K。K。,“FadFavor:Thee,”AmerialofSociology,1987(4)。黄光国、胡先缙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2]张洪、王登峰、杨烨:《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及其相互关系》,载《心理学报》,2006(6)。

[33]袁晓劲、郭斯萍:《中国人人际情感的差序格局关系:来自EAST的证据》,载《心理科学》,2017(3)。

[34]黄囇莉:《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本土化的理论与研究》,240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5]De,HouwerJ。,“TheExtriiveSimoalPsychology,2003(2),pp。77-85。

[36]彭泗清:《书评一》,转引自黄囇莉:《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本土化的理论与研究》,3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7]杨福义、梁宁建、陈进:《内隐自尊的特性:来自EAST的证据》,载《心理科学》,2013(6)。

[38]De,HouwerJ。,“TheExtriiveSimoalPsychology,2003(2),pp。77-85。

[39]Greenwald,A。G。,McGhee,D。E。&Schwartz,J。L。K。,“MeasuringIndividualDifferenImpliitioAssoTest,”JouryandSocialPsychology,1998(5),pp。181-198。

[40]Greenwald,A。G。,Nosek,B。A。&Banaji,M。R。,“UandingandUsiAssoTest:AnImprorithm,”JouryandSocialPsychology,2003(2),pp。197-216。

[41]耿晓伟、郑全全:《中国文化中自尊结构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载《心理科学》,2005(2)。

[42]Hwang,K。K。,“FadFavor:Thee,”AmerialofSociology,1987(4),pp。944-974。黄光国、胡先缙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3]Hwang,K。K。,“FadFavor:Thee,”AmerialofSociology,1987(4),pp。944-974。黄光国、胡先缙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4]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载《社会学研究》,1995(5)。引文有改动。

[45]费孝通:《乡土中国》,29—40页,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6]Hwang,K。K。,“FadFavor:Thee,”AmerialofSociology,1987(4),pp。944-974。黄光国、胡先缙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7]翟学伟:《关系与谋略:中国人的日常计谋》,载《社会学研究》,2014(1)。

[48]杨中芳、彭泗清:《人际交往中的人情与关系:构念化与研究方向》,转引自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470—504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9]李雅斯:《影响中国人人情行为倾向三因素的实证研究——情境原则性、情感程度和功利考量》,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8。

[50]金耀基:《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转引自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88—93页,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

[5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70—7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2]Hwang,K。K。,“FadFavor:Thee,”AmerialofSociology,1987(4),pp。944-974。黄光国、胡先缙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3]杨中芳、彭泗清:《人际交往中的人情与关系:构念化与研究方向》,转引自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470—504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4]Hwang,K。K。,“FadFavor:Thee,”AmerialofSociology,1987(4)。黄光国、胡先缙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5]杨中芳、彭泗清:《人际交往中的人情与关系:构念化与研究方向》,转引自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470—504,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6]杨中芳、彭泗清:《人际交往中的人情与关系:构念化与研究方向》,转引自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470—504页,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