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周聪 > 四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第1页)

四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第1页)

四、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行动研究的不同理论背景使得行动研究有了许多模式,每一种模式由于理论上的假设不同,关注的问题也就不同,在实施行动研究的步骤上也有一些差异。但在基本操作方面却一致,它遵循着一个问题研究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现在介绍计划—行动—考察—反思模式。

1。计划

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阶段,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所以,计划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理清行动研究者的困境,提出明确的研究课题。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计划应以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设想是行动研究者(行动者和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以及他们掌握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各种条件的综合;设想还包含了行动研究的计划。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设计方案,特别重视计划中的第一步、第二步行动。任何研究都是从选题开始的,行动研究也不例外。与其他类型的研究相比,行动研究的选题独具特色,这个特色就是:行动研究既不要求选题对现实问题的普遍代表性,更不追求理论研究选题应具有的高度抽象概括性,它的主旨是随时随地研究和解决具体的问题,凡是工作中的问题,都可能是研究的选题。所以,行动研究的选题都来源于具体问题,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当事人、特定的情境、特定的背景、特定的事物及其发生发展的历程等,行动研究就是针对这些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的。

例如,“解决××问题的尝试”“关于××问题的个案研究”“××问题的对策与研究”“从××入手,解决××问题的研究”。由于教师的时间、精力、工作任务和场所等的限制,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发生在教室或校园里的身边事或“小”问题,但只要这个问题抓得准,就是值得研究的真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行动研究的课题,应该以教育行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的起点:问题即课题。

根据现有的资料及对问题所作的各种分析,拟订切实可行的行动研究计划。它包括:总体计划与具体计划。总体计划是对某项行动研究进行整体规划和安排,具体计划是对某项行动研究的每一具体行动步骤的计划方案。研究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①行动研究的总体设想和目标或目的是什么?预期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明确研究或行动的目标十分重要,它既是研究的方向和目的,又是评估和衡量研究成效的重要依据和标准。

②实现研究目标或目的的方式方法、策略、手段有哪些?需要创造哪些新的条件开展行动研究?有哪些理论可以为本项研究提供依据?国内外同行在同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借鉴?后两项工作需要教师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和进行相应的理论学习或培训。

③采取何种形式开展研究——是个体研究,还是和同事组成研究小组,或者约请专家与自己开展合作研究?行动的进度及时间的安排如何?最起码应安排好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研究内容。如果是采取与同事或专家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在计划中要拟订合作的规则、行动如何协调等事项。

④采用哪些途径和方法收集反映研究过程和效果的资料和数据?如何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估?怎样对研究活动进行监控和检查?

在拟订计划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行动研究计划中设计的行动必须是行动研究的参与者能够做到的,拟订的计划应与学校的工作安排相协调,应不干扰学校的正常工作;二是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制订计划时既要考虑和包容已知的制约因素,又要预见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应对策略。

2。行动

行动即实施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执行和实施具有灵活性。随着研究者对问题认识的逐渐明确,以及行动过程中各种信息及时的反馈,不断吸取参与者的评价和建议,对已制订的计划可在实施中修改和调整。行动是不断调整的。将计划付诸行动,收集资料,在实施过程中,研究者不断地回收信息进行研究,修改完善原计划,以达到研究问题的圆满解决。实施计划的行动研究要重视实际情况变化,重视实施者对行动及背景的逐步认识,重视其他研究者及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行动是不断调整的。

(1)行动的计划性。行动是对行动计划的落实和检验。这时的行动已经不是日常工作中例行公事式的习惯动作和机械操作,而是在计划中选择和确定的,是有计划、有目标、有系统(持续进行的系列行动)、有监控(自我监控和他人监控,以防止研究的随意性)的行动。简单地说,这时的行动已经是研究进程的一部分,是有研究的行动和在行动中研究。同时,它又是教师教育教学行动的一部分,是改进中的教育教学行动。在行动过程中,教师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作为行动者,教师要将自己拟订的行动计划付诸实施;作为研究者,教师要时刻监控行动的进展,观察新的行动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同时还要不断收集反映研究过程和效果的数据资料,反思、发现研究过程中的新问题。

(2)行动的情境性。按照研究计划一步步地采取行动,至少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保证。但是,由于教育行动研究中的行动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的,许多因素不可能事先确定和预测,更不可能全部控制,在行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可能形成新的认识、新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各方面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对问题和计划进行修订,相应地,行动也要随之调整。因此,行动研究中的行动是灵活的、能动的,根据情境而进行调整的。

3。考察

考察是第三个环节。考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检验和考察。总的说来,考察就是综观整个行动研究过程,评价该研究设计是否正确?过程是否科学?结果是否有效?等等。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形成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做哪些修正的判断和构想。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反思是第四个环节。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考察”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

这一环节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第一,监控行动的全过程。即对教师及其行动的背景、过程、效果、特征等进行全面观察,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以对研究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为了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在观察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各种已知的观察技术保证观察的科学性、客观性。除自我观察外,还可以约请局外人与当事人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视角的观察。

第二,搜集研究资料和数据。行动研究过程中应搜集的资料主要是能反映研究过程和效果的材料、数据。常见的有:教师的研究日志、教学日志;学生的作业、作品、测验或考试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记录;研究过程中与同事、领导、专家交流、开会的记录;相关的问卷、访谈材料;录音、录像等。

4。反思

将反思放在上述几个环节之后提及,并不意味着反思只是在行动研究的后期进行。实际上,反思是推动行动研究不断深化的重要机制,它伴随着行动研究的全过程。在行动研究后期的反思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归纳、整理和描述工作。这部分工作主要是教师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制订计划和实施计划有关的活动与各种现象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对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系统描述,将获得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必要时可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解释。在此基础上,教师对照行动方案,主动检查教育教学改进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总结行动研究的得失,根据问题的情境、行动的步骤等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评估与解释工作。主要是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与评价,对有关现象与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如有必要,可提出下一步行动研究的基本设想或建议。由于教育实践问题的复杂性,教育行动研究对问题的解决常常不是直线推进和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从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到新一轮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直至问题解决的螺旋式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使行动研究区别于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基于零碎或偶然思考的随意的问题解决,也不同于一般的“经验总结”活动或简单的、零散的、短期的“反思性教学”行为。行动研究是对行动中的问题的系统而持续的探究直至问题解决的活动,是一种有效的专业化的创造性工作方式。

【案例】

和学生一道面对家庭变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