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终身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 二乡村社会教育内容与组织形式(第2页)

二乡村社会教育内容与组织形式(第2页)

[12]陈新华:《新世纪上海市政府青年事务管理模式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

[13]张良驯:《青少年社会教育学》,42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14]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139页,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5]张良驯:《青少年社会教育学》,258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16]杨育智:《社会教育功能解读》,载《成人教育》,2011(4)。

[17]刘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教育形态》,载《思想教育研究》,2011(9)。

[18]佘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12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9]苏敏、倪赤丹:《深圳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研究》,载《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6)。

[20]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195页,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1]周新英:《“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记上海市中小学生电子计算机教育》,载《人民教育》,1985(1)。

[22]慈鑫:《中央发文抓体质为何成效未彰》,载《中国青年报》,2014-08-06。

[23]龚超:《国外社会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现状探析》,载《理论月刊》,2008(2)。

[24]李晓凤:《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经验模式研究——从青少年社会服务的角度》,载《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25]《2017中国家庭素质教育消费报告》,http:zxkj20171218t20171218_27306690。shtml,2018-07-27。

[26]杨守建:《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研究》,载《中国青年研究》,2013(3)。

[27]任建华、丁辉、徐君:《成人学习促进欧洲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的经验和启示》,载《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3)。

[28]《李鹏同志在接见全国老年大学经验交流会代表时的讲话》,见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中国老龄工作年鉴:1982—2002》,43页,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

[29]洪明、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45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0]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195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1]宋乃庆、范涌峰:《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构的实践探索——以重庆复兴小学农村儿童线描画校本课程为例》,载《课程·教材·教法》,2015(9)。

[32]张岱年:《文化与价值》,8~12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3]李森、崔友兴:《社会变迁中的乡村教育》,201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34]李森、崔友兴:《社会变迁中的乡村教育》,205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