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爱字的各种写法 可复制的 > 第二节 忆峥嵘岁月(第1页)

第二节 忆峥嵘岁月(第1页)

第二节忆峥嵘岁月

历经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变迁,真光中学的校址几经迁徙,校园几经重建,从最初的“尔乃世之光”,到现在丰富博大的真光文化和办学理念,真光人有着太多的回忆。可能有些回忆仅仅是某个人一生中的惊鸿一瞥,如今娓娓道来,细细品尝,却也丝丝入扣,别有一番滋味。

真光1948届暾晖社范长娥在毕业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纪念在真光中学三年的生活和回忆。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那个时候的真光人对真光怀有怎样的情愫呢?

阵阵熏风送来不断的蝉噪,草场前的凤凰树红遍了树梢,这告诉我们离别的日子快要到来了,三年,这段算得悠长的岁月,怎料到竟然过得这么匆匆呢?

临别的当儿,对于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家,我们的朋友,自然更感觉到亲切和依恋。几年来我们在这美丽的清幽的环境、和平纯洁的气氛中,度着黄金色的生活。往事经过时间的冲刷显得有点模糊了。可是,它已经在我们的生命上留下了绚丽的一页,在记忆中我们会将旧梦一点点地连缀起来……

白鹤洞的早晨是那么安逸恬静,当我们早操的时候,轻轻的脚步,扰醒了小草上的露珠的清梦,它们撒娇地微笑了。嫣红的朝阳从盈盈的江水后慢慢地爬上来,它似乎惊讶我们怎么比它还早呢?空气是这么清新凉爽,我们深深地呼吸着。

黄昏的时候,落日金黄色的余晖,烘染出半天璀璨的晚霞!夜风轻轻地拂动了树梢,我们三三两两地在校园里漫步,真光堂前,葡萄树下,游泳池畔,常飘着我们絮絮的低语和快乐的笑声,一天的疲劳是忘记了。

晚上自修课下了,我们在皎洁的月光或闪烁的星光之下,踱着熟悉的红砖小路,回到宿舍,一亮一亮的萤火虫在殷勤地为我们照路呢……一切都似乎睡熟了,只有唧唧的虫鸣,偶然的犬吠,江上的船笛声,打破了沉寂,我们也酣然进了甜蜜的梦乡。

在几个月明的晚上,温柔的月光静静地照满了我们的床,我们曾偷偷地爬起坐在窗栏上,白鹤洞的月夜是这么美丽神秘,我们浴在月光下面,幽幽的耳语着,月亮渐渐移到屋脊了,我们这才惊醒,夜是深了。

谁说人生不像浮萍一般呢?我们一群暾晖社的女儿偶然地聚在一起,现在轻轻风又把我们吹散到四方。茫茫的前途,何日再相逢呢?何日再能重享过去美满和爱的生活呢?可是当我们怀念着我们恋爱的母亲和重温美丽的旧梦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会在一起,我们真挚的友谊是永远存在的。朋友们,我们互相祝福吧!更不要忘记了为我们的母亲的健康祷告!

——1948届暾晖社范长娥

读罢这段文字,不难感受到当时作者对母校细腻真挚的情感,对美好回忆的追思,对未来的忐忑和期待,那样的真实、纯粹。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中国开始了风风火火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也经历了挫折和苦痛,不知道那个时代的真光人会有怎样的回忆呢?

48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可在人生道路上又能有几个48年?忆往昔,离开母校已48年了,我们感慨万分,虽然那时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是名副其实的缺衣缺食年代,但我们在学校生活中仍是那么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期待。转眼间毕业了,我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成长。同学们告别了母校各奔前程书写自己的人生。看如今48年一晃过去了,当年那条从鹤洞码头通向学校那熟悉的上学路已被城市改造建设的浪潮淹没了,我们几乎找不到回母校的路了。人们常说往事如烟、如雾、如尘。我说“不”,每当回忆当年在母校的学校生活,总是心潮起伏:老师、同学、教学楼、宿舍、饭堂、游泳池、运动场、校园小路……还有夏日里蝉儿的响亮叫声……一切情景历历在目,情犹昨天。因为这珍贵的回忆已深深地铭刻在我的生命里。

——1964届邱云英

我们是非常特别的一代人。年轻的时候,在家庭,在学校受到十分传统的教育;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们大部分没有高的学历,没有优越感,只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又不甘于接受命运的安排,大半生都很努力去拼搏,很想改变自己的境况,却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知道:不甘心、不甘心!努力再努力!

50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真是感叹不已!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际遇,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所做的选择,就会得出相应的必然结果。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挑战,忍受一些焦虑,一些沮丧,一些失望,甚至一些失败都是很平常的。我感谢在真光的经历,在真光的三年,帮助我学习、培养忍耐、信心、感恩和谦卑。好的品格源于不断在人生的考验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感谢上天对我的恩赐,让我遇到了真光,给我力量,给我安慰、平安和指引。感谢真光的老师、同学、朋友对我的支持、爱护和帮助。

——1964届苏文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腾飞,真光中学也继续以坚实的脚步,严谨求实的优良作风,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看看步入新时代的真光人,对母校的深情回忆与展望。

真光,曾陪伴我度过三年的初中生活的地方。阔别真光十几年,现在又回到真光中英文小学工作,又成为了真光人,那种感觉真的别有滋味。

可能真的与真光有缘分吧!记得6年前的夏天,有位朋友告诉我真光中英文小学招聘老师叫我去看看,我就抱着去试试看的心理坐222公交车去了。在车上我还嘀咕着这间小学与真光中学有什么关系呢?来到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所非常干净、宁静的学校,是一个安心读书的地方,和我以前的学校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接待我的是谭东明校长,现在是小学的总监,当时校长跟我亲切地握手,说真的,当时感觉这位校长很“真”,被他那份真诚感动了。于是通过一系列面试、说课、试教,我成为了真光中英文小学的一分子。

每个周日回中学看管住宿生晚修,当踏进中学的斜坡,那份亲切感便油然而生,读初中时的情景就一幕幕的出现在眼前。每当下课时,我最喜欢和同桌一起迈步在真光堂前的小道,小道两旁种了几棵高大挺拔的槟榔树,微风吹来,发出沙沙的声音,特别有诗意。当时的校徽就以此为背景的,最遗憾的是现在找不到了。每到夏天的时候,通向宿舍的林荫道上周围的白兰树都开满了清香扑鼻的洁白花朵,风一吹,这些可爱的白精灵就随风而落。每当同学们走过这里,都会忍不住抬头仰望,在这一刻,仿佛把心灵中所有不愉快的事一扫而光。

以前的真光学子,个个都是跑步能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每当中午下课铃声打响,同学们就拿着饭盒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饭堂,当时的饭堂就在现在大门口的位置,当时的场面非常壮观。我们最喜欢就是第四节课上音乐课,因为当时的音乐课就在怀素堂,可以少跑100米。打完饭我们就和要好的同学在小竹林的石椅上边吃边聊。最刺激的是中午吃完饭,有些同学会提议到“野猪林”探险。“野猪林”就是现在大操场南边看台位置,当时那里野草丛生,满目荒凉,野草长得比人还高,但就吸引了我们这班调皮蛋去玩耍。

想起这些往事,情不自禁地失笑,那段日子实在令人怀念,令人回味……

现在的我,作为真光人,作为真光教师的一分子,我会永远记住“行胜于言,言而不行,不若不言”这句训言,教会我的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做一个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的新一代真光人!

——1989届原淑贤

时光荏苒,百年穿梭。走进21世纪的真光仍然意气风发,破浪前行,护送着更多的真光学子走上人生新征程。

正如2008届校友陈绮倩所言:“在真光眼里,我也许只是她144年里匆匆的莘莘过客;而在我的心里,她却是我不可磨灭的关于年华的青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