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周海涛等:《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研究》,1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12]胡四能:《对〈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合理回报”解读与思考》,载《高教探索》,2006(1):14-16,31。
[13][美]罗杰·L。盖格、刘红燕、阎凤桥:《私立高等教育与公共政策:私立高等教育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角色》,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21-25,76。
[14]周海涛、张墨涵:《完善民办学校税收分类优惠政策的思考》,载《教育与经济》,2014(5):25-30。
[15]周海涛、张墨涵:《完善民办学校税收分类优惠政策的思考》,载《教育与经济》,2014(5):25-30。
[16]方建锋:《民办教育学费该不该全面放开?》,载《江苏教育报》,2015-4-24。
[17]陈桂生:《中国民办教育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8]王琼娟:《从依法治教走向教育法治化——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现代化治理的法治方向》,载《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8):4-5。
[19]张文显:《法理学》(第4版),330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0]王琼娟:《从依法治教走向教育法治化——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现代化治理的法治方向》,载《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8):4-5。
[21]吴能武、刘住洲:《教育法治:理念、实践与载体——2016年“中国教育法治与教育发展高峰论坛”综述》,载《复旦教育论坛》,2017,15(1):25-30,2,113。
[22]王琼娟:《从依法治教走向教育法治化——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现代化治理的法治方向》,载《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8):4-5。
[23]杨凤英、王劲松:《关于教育法治化的若干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3):136-140,144。
[24]张国霖:《教育法治化的内涵要素》,载《教育评论》,2001(3):15-17。
[25]杨凤英、王劲松:《关于教育法治化的若干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3):136-140,144。
[26]张国霖:《教育法治化的内涵要素》,载《教育评论》,2001(3):15-17。
[27]陈佑军、李敏:《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建设研究》,载《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6):153。
[28]梁兴国:《法治时代的教育公共政策:从“依法治教”到“教育法治化”》,载《政法论坛》,2010,28(6):168-175。
[29]梁兴国:《法治时代的教育公共政策:从“依法治教”到“教育法治化”》,载《政法论坛》,2010,28(6):168-175。
[30]梁兴国:《法治时代的教育公共政策:从“依法治教”到“教育法治化”》,载《政法论坛》,2010,28(6):168-175。
[3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19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2]劳凯声:《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载《中小学管理》,2000(1):34-37。
[33]谢锡美:《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制度渊源探析》,载《教育发展研究》,2005(2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