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非母语人士如何才能学好中文 > 第五节 非华语幼儿的读写萌发(第2页)

第五节 非华语幼儿的读写萌发(第2页)

幼儿以汉字基本笔画,组合及发明一些汉字(见图2。3)。

图2。3发明字示例

4。曾学习的字(well-lear)

幼儿书写他们曾学习过的汉字,以默写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去表达一些与主题无关的事情。他们还会运用所曾学习过的汉字,例如运用曾学习过的汉字部件,重新组合成非传统的汉字(见图2。4)。

图2。4曾学习的字示例

5。拒绝写字

幼儿若在写字的过程中被不断纠正书写方式,或会对书写失去兴趣,并拒绝写字。

6。传统字

幼儿能独自书写符合字形的传统字。

读写萌发观重视为幼儿提供自由及有意义的书写情境。幼儿在自由书写的情境下,能逐渐领悟文字的规则,而这并不能靠机械式练习来记认;突显幼儿对文字规则的觉识,能进行假设、验证的过程[13]。此外,当幼儿有书写的意愿和需要时,便会自然地使用图画及文字表达个人的意思,师生间的人际互动,也能促进幼儿对写字的兴趣[14]。

五、全语言教学(Whole-language)

全语言的概念由古德曼(Goodman)提出,针对以往教育者将学习内容割裂教授,而学习内容又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致教学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强调语言必须通过真实的情境,以自上而下的模式,也即先学整体、后注意部分的方式学习[15]。

幼儿早在接受正规教育前,已能通过语言表达所思所想,并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渐渐领悟到学习语言的规则。可见,学习语言应重功能先于形式,幼儿先满足实际生活上的需要,才会讲求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犯下不少语言错误,成人应多鼓励幼儿勇于尝试使用语言,容许幼儿从错误中学习,逐渐纠正语言形式。就此,古德曼指出幼儿读写课程的五个目标[16]:

1。幼儿从实际生活环境中培养出对文字功能的觉识。

2。幼儿从丰富的书写环境中提升对文字的注意、使用及互动,了解文字的功能和形式。

3。幼儿培养对书本的觉识,了解书本的使用方式和功能。

4。幼儿发展对叙述性和说明性文字的认知。

5。幼儿培养对各种书面语言的形式和风格的觉识。

一个成功的语言课程,必须符合语言自然发展的过程,兼顾语言发展及知识内容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主题式单元来组织课程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让幼儿参与主题内容的探索。此外,教师创设真实的听说和读写事件(literat),让幼儿借着与老师和同伴的互动对话,发展口语,以及阅读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故事,使用书面语。因此,学习语言必须通过在真实及具有功能的情境中使用语言,所学语言才能内化成为学习者的个人经验,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才具有意义[17]。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2006年编订的《学前教育发展指引》,提出语文学习应该切合生活,通过真实的情境学习会更有效,并提出“幼儿语文课程旨在设计丰富的语文环境,让幼儿通过尝试、探索和人际互动,发展语文能力。”[18]由此可见,政府认同幼儿应通过日常生活感知文字。

在香港生活,口语主要为粤语,书面语则是规范的现代汉语。非华语幼儿面对中文这种第二语言,即使在充满中文学习语境的地方生活,却很少主动使用中文,尤其日常交谈时需要把书面语转换成口语,书写时又要把口语转换成规范的现代汉语,这使他们感到困惑,增加了学习中文的困难。因此,本研究先着眼于运用生活经验发展幼儿的口语,并通过综合高效识字法,发展幼儿的心理词汇,扩大词汇库,进而过渡至有系统的字词认读及书写。有关综合高效识字法的理论构架,将在第四章详述。

[1]Azfar,A。&Gutieerrez,K。ReceptualizingEarlyChildhoodLiteracy:TheSocioculturalInfluen:Hall,N。,Larson,J。&Marsh,J。HandbookofEarlyChildhoodLiteracy[M]。SAGEPublisLtd,2003:36。

[2]Clay,M。Emergentreadingbehavior[D]。UoraldissertatioyofAuewZealand,1966。

[3]Teale,W。HandSulzby,E。EmergentLiteragandReading[M]。WritingResearchSeries,AblexPublishin,1986:14。

[4]黄瑞琴。幼儿读写萌发课程[M]。台北:五南图书有限公司,1997:45。

[5]黄瑞琴。幼儿读写萌发课程[M]。台北:五南图书有限公司,1997:19。

[6]sky,N。Languageandmind[M]。NewYork:HarcourtBraovich,1972:163。

[7]Sulzby,E。&#entReadingofFavoriteStorybooks:ADevelopmentalStudy。ReadingResearchQuarterly,1985,20(4):458-481。IiAsso。。jststable747854。

[8]Clay,M。Explencil[J]。TheoryIntoPractice,1977,16(5):334-341。

[9]Clay,M。Explencil[J]。TheoryIntoPractice,1977,16(5):334-341。

[10]黄瑞琴。幼儿读写萌发课程[M]。台北:五南图书有限公司,1997:29。

[11]Clay,M。Explencil[J]。TheoryIntoPractice,1977,16(5):334-341。

[12],S。P。APrelimiionintoaGroupof'sEarlyerpresePacificEarlyChildhoodEduResearchAssoFifthce[C],Melbourralia,2004:1-12。

[13]黄瑞琴。幼儿读写萌发课程[M]。台北:五南图书有限公司,1997:15,16。

[14]黄瑞琴。幼儿读写萌发课程[M]。台北:五南图书有限公司,1997:15,16。

[15]肯·古德曼。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M]。李连珠译。台北:信谊基金出版社,1998:39。

[16]肯·古德曼。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M]。李连珠译。台北:信谊基金出版社,1998:84。

[17]同①,42-43。

[18]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学前教育课程指引[S]。香港课程发展议会,2006: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