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的编制
我们在确定幼儿自我认知结构及题目的基础上,将这些题目进行转述、修改,请教师从幼儿自我认知结构包含的6个方面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即形成“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与“幼儿自我认知自评问卷”中文修订版具有相同的结构,进而这两个评价工具相应维度可以进行比较,最终形成测量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的工具。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选取“幼儿自我认知自评问卷”中文修订研究中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被试522名,发放“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幼儿自我认知自评问卷”与“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均有效的被试464名,具体被试情况为:男孩249名,女孩215名。其中4岁组被试129名(男孩69名,女孩60名),年龄范围33~54个月,平均年龄47。34个月(SD=4。47个月);5岁组被试197名(男孩100名,女孩97名),年龄范围55~66个月,平均年龄60。92个月(SD=3。17个月);6岁组被试138名,(男孩80名,女孩58名),年龄范围67~88个月,平均年龄73。29个月(SD=4。64个月)。
2。工具
自编“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问卷通过对“幼儿自我认知自评问卷”中文修订版的题目进行转述,修订,进而形成由教师作为评价者的“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
3。研究程序
首先,对“幼儿自我认知自评问卷”中文修订版中的题目进行转述,进行反复修改。其次,发放问卷,正式施测。
4。统计分析
采用Amo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确定问卷的结构。
(二)研究结果
1。验证性因素分析
由于编制“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的目的主要是用于与“幼儿自我认知自评问卷”进行比较,从而测量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以“幼儿自我认知自评问卷”中文修订版题目为基础转述而来,所以,问卷的维度模型建构为父母关系、同伴关系、数学能力、言语能力、外貌、体能6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数据与模型的拟合指数理想,具体拟合指标见表6-10。
表6-10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数
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拟合指数均达到了标准(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2004),RMR、SRMR都小于0。08,较好地说明了研究模型与数据的关系,最终确定“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由6个维度组成,共38道题目,与“幼儿自我认知自评问卷”结构相同。
2。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1)问卷信度
采用4个指标检验问卷的信度,分别为总分和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以及分半信度,重测信度(间隔2周),评分者信度(主班和副班老师评分之间的相关)。总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0。948,分半信度0。922,重测信度是0。886(p<0。001),评分者一致性信度为0。898(p<0。001)。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897~0。953之间,分半信度在0。875~0。944之间,重测信度在0。765~0。816(p<0。001)之间,评分者一致性信度在0。671~0。845(p<0。001)之间,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图6-4“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
表6-11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的信度(N=464)
注:***代表p<0。001
(2)问卷效度
◆内容效度
本研究在已经形成的测查“幼儿自我认知自评问卷”的基础上,将题目进行转述,首先请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长期在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对转述情况评价,考察不同题目是否可以全面而准确地评价幼儿在父母关系、同伴关系、数学能力、言语能力、外貌、体能这6个方面的情况,对问卷项目的可读性、适宜性,对表达不清的项目进一步清晰化,对于有歧义的项目,通过对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幼儿园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后修改,进而形成最终问卷,且各维度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569~0。771之间(p<0。001),见表6-12,综上,说明问卷具有理想的内容效度。
表6-12问卷维度间以及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N=464)
注:***代表p<0。001
◆结构效度
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在0。201~0。726之间(p<0。001),见表6-12,同时“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这些都说明问卷具有理想的结构效度。
◆构想效度
本研究从6个维度中各选出有代表性的3个维度即同伴关系、言语能力、外貌,用以往研究测量这些维度的有效工具或方法对其进行测查,并计算它们的得分与问卷中相应维度得分之间的相关,进而检验“幼儿自我认知教师评定问卷”的构想效度。
同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