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表
图6-81985—2016年普通中学高中专任教师各学历人数的变化
(三)普通中学初中教师的学历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结合表6-5和表6-6可以看出,初中教师队伍中的本、专科学历教师人数明显增加,以专科学历作为初中教师的合格学历,1985年时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仅为27%,2016年时,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几乎达到100%,且80%以上都是本科学历,其中包括研究生76857人。
表6-51985—2016年普通中学初中专任教师各学历占比(%)
续表
表6-61985—2016年普通中学初中专任教师各学历人数(人)
续表
从图6-9和图6-10中可以看出,1985—2000年,我国普通初中教师学历增长最快的是专科毕业的教师,本科毕业及以上的教师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是,从2000年开始,专科毕业教师的数量开始逐步减少,而本科毕业教师的数量开始稳步提升,研究生毕业的劳动力也开始逐步进入初中教师队伍。2007年以后,本科学历教师的数量开始超过专科毕业教师的数量,且稳步提升,研究生毕业的教师数量开始呈现明显增加的态势,但所占比例很低,到2016年也只占2%。中专、高中及以下毕业的教师已经完全退出初中教师队伍。从整体来看,我国普通初中教师已经顺利向本科毕业教师过渡,且还在不断优化中。
图6-91985—2016年普通中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结构的变化
图6-101985—2016年普通中学初中专任教师各学历人数的变化
(四)小学教师的学历结构
从现有数据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在1995年之前,中等师范学校承担着培养我国小学教师队伍的任务,小学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分为中师、初师及初师以下三个水平层次。1995年以后,国家提出小学教师学历大专化的要求,师范教育体系逐步由三级向两级过渡,教师的学历水平统计也显示为本科、大专、中专、高中毕业、高中以下四个水平层次。在1995年之前,小学教师以中等师范生为主体,1990年时,中等师范学历的教师占整个教师群体比例的73。9%。1995年时,大专及以上学历在小学教师队伍中仅占5。6%。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工作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积极探索,到2001年,小学教师中达到专科以上学历者已占小学教师队伍的27。4%。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大力提高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教育部于2002年9月5日发出了《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指出要把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2016年时,大专及以上学历在小学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已经上升到94%,其中本科学历占比50%,专科学历占比43%,研究生44914人(如表6-7和表6-8所示)。
表6-71991—2016年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各学历占比(%)
续表
表6-81991—2016年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各学历人数(人)
续表
图6-111991—2016年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学历结构的变化
图6-121991—2016年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各学历人数的变化
由图6-11和图6-12可以看出,从1995年开始,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教师数量开始进入减少的通道,这说明小学提升了教师的招聘要求门槛至专科学历。2004年以后,专科及以上学历小学专任教师的数量开始超过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教师数量。这意味着小学专任教师学历整体实现第一次升级,且学历质量不断优化,在2010年已经呈现专科学历教师减少、本科学历教师不断增加的态势。这表明小学教师学历进入第二次升级,以本科学历为门槛,到2016年时已达到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占总小学教师数量的50%。
(五)幼儿园教师的学历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相当于高中及以上学历。从我国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结构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幼儿园教师的学历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1981年,我国幼儿园教师以初、高中学历为主,占幼儿园教师总量的78%,高中及以上学历教师占36%,而初中及以下学历占22%。至2016年,高中及以上学历教师占98%,专科及以上学历占77%,研究生学历3863人。总的来说,目前幼儿园教师的学历结构已经呈现专科学历占主体的态势,并且还在不断优化,这与《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增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给的目标是一致的。
表6-92001—2016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各学历占比(%)
图6-132001—2016年幼儿园教师学历结构的变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教师队伍的建设。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要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就必须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标准,小学和初中教师中具有专科和本科学历者的比重逐年提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的国情,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而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对教师的学历标准提出“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提高高等学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的目标,这都对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学历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改革开放40年来的教师学历结构来看,各级教育的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基本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学历的要求,并且对教师学历提出了新的门槛和要求。在各级教育教师学历达标和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如何提升教师教学的质量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也是后期评估和发展教师质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