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哪些内容 >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第2页)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第2页)

人与自然方向类的课题中有许多是属于要和植物、动物接触的课题,特别是涉及许多危险用品和动植物,因此老师需要做好相应安全辅导的工作。

(二)人与社会方向

人是社会之人,人的生活、事业都离不开社会,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里,培养学生——未来社会人的社会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途径。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走出小课堂,走向大社会,去体验生活、经受锻炼,丰富他们各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学习、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习活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开发人与社会方向的课程内容,可以从历史探究、经济探究、政治探究、文化探究和社会探究等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实践目标同样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把握: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人与社会”方向类课题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一定热点知识和地方史知识。

②通过“人与社会”方向类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②学会交往和合作,培养动手、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③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劳动的可贵与创造的喜悦。

④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乐意帮助他人。

⑤愿意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服务,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体验服务的充实与愉悦。

⑥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关心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乐于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⑦进一步学会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撰写活动感受及想法。

3。情感态度

①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②在活动中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关注身边的事,做一个社会的人。

③关注热点,使学生确立符合社会的健康的价值观。

④培养学生科学地对待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人与社会”方向类课程内容开发的要点:

1。选择符合热点性和地域性的社会内容

这类课题更多涉及的是当时或者当地社会中的问题,因此,地域性和热点性的课题对学生而言就更具有吸引力。例如“美味北泉面”“税费改革后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我是小小消防员”“山城棒棒军”“走进回族”等。

2。指导学生进行“破题”

“破题”是该类课题研究的关键。因为课题内容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凭学生现有知识和认识水平,很难对这一课题进行拓展性的研究,这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做好“破题”序列。例如在“秋天我们穿什么”课题研究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把题目破解为:服装与季节的关系、服装与年龄的关系、服装与职业的关系,服装与时代的关系,服装与民族的关系等方面,使整个课题研究很有结构性和层次性。

3。注重社会实践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①祭扫烈士墓。了解家乡革命历史,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

②走进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表演文艺节目,并进行采访调查,向社会发出倡议,号召人们关心老人,尊重老人。

③走进综合素质拓展基地。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团队精神。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亲近自然、感受生活,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