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 三优化制度确保资源(第2页)

三优化制度确保资源(第2页)

[6]此前,1956年8月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报告,苏联于1955年培养的科学家是美国的两倍,但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足够重视。

[7]6—1957年间,由国家科学基金拨付经费制订的国家课程计划有53项。其中,43项属于自然科学方面,10项为社会科学方面。

[8]Lewy,A。,Nationaland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Paris:UNESCO,1991:19。

[9]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9。

[10]Lewy,A。,Nationaland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Paris:UNESCO,1991:20。

[11]李臣之,陈铁成。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3。

[12]李臣之,陈铁成。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4~5。

[13]Lewy,A。,Nationaland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Paris:UNESCO,1991:21。

[14]Eggleston,J。,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inBritain,Le&Kegon。PaulLtd。,1980。

[15]Mash,C。etal,Receptualizing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London:TheFalmerPress,1990:17。

[16]Mash,C。etal,Receptualizing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London:TheFalmerPress,1990:16。

[17]Eggleston,J。,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inEnglandandWalesOECD,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Paris:OCED,1979:77。

[18]Mash,C。etal,Receptualizating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London:TheFalmerPress,1990:15~17。

[19]两个全国性的基金组织积极参与了这场课程改革。其一是纳菲尔德基金会,它是一家为促进教育、健康、社会福利和照顾老人而设立的私人信托机构,颁发教育资助和科研经费,并同许多大学、政府团体和研究单位等合作积极支持课程开发。其二是学校委员会,它是一家公立基金组织。学校委员会兴趣高涨,因为它充当了教师专业联合会、地方教育当局和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各学科联合会也承担了许多工作,如英语教学联合会、数学教师联合会和科学教育联合会。高等学校在指导国家课程开发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如基尔(Keele)主持的综合研究项目。教师团体申报了一些课程研究项目,并获得课题资助。

[20]Mash,C。etal,Receptualizating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London:TheFalmerPress,1990:20。

[21]Eggleston,J。,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inEnglandandWales,InOECD,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Paris:OCED,1979:80。

[22]Mash,C。etal,Receptualizating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London:TheFalmerPress,1990:17。

[23]je,D。D。,CurriculumDeakinga,London:TheFalmerPress,1990:315。

[24]Mash,C。etal,Receptualizing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London:TheFalmerPress,1990:15~16。

[25]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比较教育研究,2001(8):26。

[26]张嘉育。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中国台湾:师大书苑,1999:80~81。又见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7。

[27]3年,“美国优质教育委员会”经过18个月的调查研究发表《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严厉指责美国学校教育中存在课程内容肤浅、教育质量日趋下降、校园暴力不断恶化、教育有走向平庸的趋势等问题。

[28]Brady,I。,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andNationalCurriTheyCoexist,CurridTeag,1993,10(1):47~54。此处摘引自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8。

[29]张嘉育。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中国台湾:师大书苑,1999:81。

[30]Brady,I。,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andNationalCurriTheyCoexist,CurridTeag,1993,10(1):47~54。转引自靳玉乐主编。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41。

[31]张嘉育。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中国台湾:师大书苑,1999:70~71。

[3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80。

[33]张嘉育。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中国台湾:师大书苑,1999:85~86。

[34]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比较教育研究,2001(8):25。

[35]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86。

[36]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84。

[3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84。

[38]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44。

[39]汪霞。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337。

[40]5年法国教育部部长萨瓦里采纳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列格朗的建议,加强学校自主性,提出“学校计划”,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宗旨,充分考虑校内外条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使学校获得良好声誉。后任部长尧斯班极力推崇“学校计划”,主张“每个中学都应有计划”。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