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 四的实施效果评价(第2页)

四的实施效果评价(第2页)

本章《校本课程评价》与第三章《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第二章第一节“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及第二节“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部分内容有一定的联系。

应用

体验练习

多项选择题

1。校本课程评价主体包括()

A。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导B。课程开发教师

C。社区及家长D。学生

E。高校课程专家及教研员

2。下列哪两项不具有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评价的特征?()A。从校外购买试卷来评价B。根据课程目标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C。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D。聘请外部专家对学生进行评测,学校本身不参与

3。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评价什么?()A。课程开发的背景B。课程目标的设计C。课程方案的制订和课程资源的选定D。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E。课程对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发展效果

拓展

补充读物

1Skilbeck,M。,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London:Harper&RowPublishers,1984。

本书主要探讨了如何设计、反思及发展校本课程,从而更好地在国家课程脉络的框架下,结合本地资源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

2Marsh,ceptualizing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London:TheFalmerPress,1990。

本书介绍以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及英国的校本课程发展作为案例,探讨了在不同地区校本课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在线学习资源

ERIC(EduResouratioer)教育资源库eric。ed。gov该资源库由教育资源信息中心创建,堪称教育出版物的指南,囊括数千个教育专题,提供自1966年以来完备的教育信息。

[1]刘霞。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理念与方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20~24。

[2]莱斯利·P·斯特弗,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1。

[3]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9。

[4]胡胜利。建构主义的学习评价观与学生评价。。ycedu。。yceduztSho?ArticleID=3409。

[5]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评价。外国教育资料,1998(2):24~29。

[6]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00(3):38~43。

[7]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只提出了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7种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分别在1996年和1999年提出。

[8]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9。

[9]刘树仁。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119~120。

[10]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55。

[11]Hardner。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75。

[12]DavidLazear。落实多元智能评价。郭俊贤,陈淑惠,译。中国台湾:远流出版社,2000:97。

[13]张晓峰。对传统教育评价的变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教育科学研究,2002(4):28~30。

[14]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31。

[15]霍力岩,赵清梅。多元智力评价与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教育科学,2005(3):28~30。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