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规划何兰芝读书笔记 > 第二节 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内容(第4页)

第二节 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内容(第4页)

读书要做到广博,略读是重要的读书方法。略读是有选择地省略文章的一些部分,如某些段落、句子,而只掌握文章的主要意思,从而加快阅读速度。略读只要求理解水平达到50%或60%,快速的略读速度每分钟达800字,至少也应达到400字。

略读中,应抓住文章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安排,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可只读段落中的关键句子或只读句子的关键词,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进行略读,只求掌握文章的主要意思而不阅读细节。不过不要过分关注速度而影响了你的理解。

·读书要读序和跋

序和跋的目的、任务和作用是向读者说明或介绍与该书有关的一些情况,如写书的时代背景,书的起因和目的,引用了哪些材料,参考了哪些著作,告诉读者在阅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篇较好的序或跋,通常都是高度地概括该书所得到的结论,并指出为达到这一结论所使用的方法,告诉读者阅读的重点和应使用的阅读方法。

·注释阅读法

人们可以通过阅读被引用的文献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被引文献与引用文献的文章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属于溯源,有的是提供证据或证明,有的是批评否定过去的观点,无论出自哪种原因的引用,都可能使人更深刻地领会所读文章的精神实质、评论文章的价值。

在进行某一课题的研究时,可根据引文出处找到被引用文献,然后又从被引用文献的引文处再找它所引用的文献,采取这种“滚雪球”的办法,循迹追踪下去,便可检索到某一专题的丰富资料。

·“出入”读书法

又称为活读书法,既能读进去,又能读出来。所谓读进去,就是完全理解所读之书,确切把握书中的观点、思路、结构、风格等。所谓读出来,就是能把所得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一方面要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用实践来检验所得之知识,不被书束缚住手脚。读进去是读出来的前提,只有读进去,才能读出来,如读不进去,就无所谓读出来。

·循序渐进法

循序渐进是掌握知识的规律,也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捷径。在学习中,要像攀登台阶一样,步步稳重拾阶而上,不断地借助“旧知”去获得“新知”,温故而知新,慢中求快,稳中求好。如盲目追求速度和数量,其结果必须是“欲速而不达”,多学而不获,事倍功半。

(资料来源:摘自马龙海主编《大学学习生涯指导:教你成为卓越大学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121页)

三、成果积累计划

大学生的成果主要包括他们在大学期间所搜集和整理的专题文献,通过课程学习和广泛阅读所写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以及发表的作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所完成的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与实习报告,顺利通过各类等级考试,根据教学要求所做的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作品以及他们所承担或参与的课题和科研项目的成果,等等。大学生要注意积累自己的成果,尤其是要重视课程论文(设计)以及毕业论文(设计)。

课程论文(设计)一般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所选定的指导教师给定的题目或经批准的自拟题目。通过课程论文(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文献资料、运算和绘图的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及外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通过课程论文(设计)训练,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毕业论文撰写的一般程序是收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撰写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毕业设计的一般程序是收集资料、研究资料、确定设计(试验)方案、设计实现(试验)、测试(试验数据分析)、撰写设计说明书。

学生在学校期间,除完成本专业学习、参加所学课程的考核之外,还可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参加各类等级考试。各类等级考试证书是学生就业的重要竞争手段。由学校统一组织参加的等级考试主要有: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等。

四、素质拓展计划

素质拓展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依托,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和理念,对大学生应具备素质进行科学的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等实际情况,建立个性化的素质拓展目标,积极参加学校和系部组织的各种素质拓展活动,不断强化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制订素质拓展计划时,首先要进行自我分析,盘点一下自己的现状,明确自己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并与职业目标所需要的能力素质进行对照,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薄弱点;然后,确定对自己最重要的素质目标并进行排序,对实现目标的有利因素和阻力进行分析;最后,列出在一学期或一学年自己要达到的素质目标和措施,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完善自己的各种素质。

知识链接: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简介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等中央有关部委联合推行的一项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养等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注重三个结合,即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施工作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通过教学、课堂、讲座、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开。

职业设计指导: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爱好和能力,对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指导,并就学生完善素质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建立成才目标,引导他们有意识、有选择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

素质拓展训练:根据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成才需求,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他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

建立评价体系:建立客观性记录学生素质发展情况的青年学生人力资源能力评价体系,重点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量化评价指标,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素质拓展。

强化社会认同:争取劳动、人事等部门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政策支持,完善大学生就业准入机制,畅通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渠道,推动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拓展及其评价体系的认同。以适当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计划的实施。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具有整合学校各方面资源、动员社会资源服务大学生素质教育等优势,能够发挥个人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意识,它的既定项目能够有效引导我们自觉地进行生涯规划,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系统有效地引导大家发挥创造力、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有利于增强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融合,共同构筑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大学生素质教育更扎实、更有效。

(资料来源:摘自郑春晔、吴剑主编《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177页)

大学一年级上学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二年级上学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三年级上学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三年级下学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四年级上学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四年级下学期素质拓展计划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