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规划何兰芝电子教材 > 第四节 教学反思的策略(第1页)

第四节 教学反思的策略(第1页)

第四节教学反思的策略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和视角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教育行为的反思

在反思中深化对教育行为的认识,超越原有的经验,穿透经验洞察教育的本真意义,在对教育有了深层理解的基础上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

2。对教育信念的反思

教师教育行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教育信念,它一般内隐于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体系内。教师在反思中,内隐的教育信念显性化,教师能够明确意识到什么样的教育信念在支配自己的教育行为,哪些信念是合理的,哪些有待修正。

3。对教育理论的反思

教学反思重视教师“实践话语”的生成,并不意味着否定教育理论的作用。反思的真正价值在于将教师与实践碰撞出火花的理论落实到实践中来。

(二)教学反思的视角

1。以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

我们可以回顾我们作为学生(包括接受培训时的学生角色)时的一些事件、感受、人物,就可以让我们从“别人”的角色来反观我们自己。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学习经历成为自己教学实践的“镜子”。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教学和现在学生的经历联系起来,考虑他们的感受、情绪、思维与行为。回顾我们作为学生的一些感受,可以影响我们喜欢或避免某些教学行为。我们还可以站在现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学生时时刻刻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从学生的行为、思维状态、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期待都会反映出我们教学的状况。“学”反映了“教”。我们知道自己的教学对学生意味着什么,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有人主张“要学会‘从下看上’,即从‘学’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发展能力和素质。以此为出发点来反思‘教’的行为、‘教’的目的和‘教’的思想。”

从学生的眼里了解自己的教学,办法很多,如让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写学习日记、进行问卷调查、召开师生座谈会等。

2。以同伴的视角来反思

约请同事观察自己的教学并与他们交流和对话,可以使我们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是教师之间的共同学习、合作学习。我们在下一节将集中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对照榜样教师的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里的“榜样”是一种宽泛的理解,他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向的。你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都会成为我们模仿和学习或讨厌的榜样。或者说,正是这些老师的教学影响你形成了潜在的教学理念。回顾这些经历,你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有更清醒的认识。

3。站在“超自我”的视角进行反思

所谓“超自我”就是有意识地抛弃习惯和成见,以一种全新或另类的眼光看自己的过去。这是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也可称为教师自传的研究。它可以使我们对自己教学的观念、行为、设计理念进行深刻的审视。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方式有很多,比如教学日记、一段时间的教学回顾、角色模仿演练、教学录像等。

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尤其要抓住关键事件。关键事件就是教师生活中重要的事件,教师要据此做出关键性的决策。关键事件有的是突发事件,有的是平常教学中的事件。抓住这些事件引起反思,往往会是教师捕捉住了自己发展的时机。

4。以专家的视角来反思

教师要争取一切机会,与专家进行对话和交流,进而反思自己。但常见的方法还是通过阅读相应的文献,使我们对一些问题找到与自己不同的解释和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接受新的信息、观点,用新的方式研究我们自己。反思,不是排斥理论学习,相反倒是认识我们自己的一个角度。

5。通过家长对学生的发展的意见来反思

学生家长最为关心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如学习成绩如何,思想品德如何),学生在校外以及家中的表现,家长都很关注。他们的一些观察、了解、思考,往往是我们教师所难以了解的。所以,通过家长的眼睛来看学生的发展,倾听他们的意见也是教师反思教学的一个必要途径。不过要注意的是,家长有可能对教育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不甚了解,导致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这是教师听取家长意见时要细心分析的。

二、教学反思的步骤和方法

(一)教学反思的步骤

1。收集重要的教学事件或经验

描述日常教学中发生的重要或感兴趣的事件,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动机、趋势和教学实际的深层因素。

2。简单明了地加以记载

不加任何的分析与判断,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细节。

3。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般可从理念与行为(操作)两个层次进行反思。行为层次的反思主要是常规的教学技术与班级管理行为的反省,理念层次的反思则是从教学问题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观念、伦理规则以及伴随教学产生的文化背景与社会期待。

4。思索对教学实践的意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