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进行实物教具的演示或操作、实验、动作示范(主要是理科)。
4。恰当地提问与有效追问
根据教学设计时构想的主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对象、以恰当的方式提问。必要时对主问题进行变通处理。
根据课堂上变化的学情,临时提出一些散问题,或引起学生注意,或促进知识掌握,或启发思考。
掌握重复问题、重新表述问题、调焦(宽问题变窄问题)、停顿、搁置、分配等提问技术。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灵活有效的追问,对困难者起支架作用,对优秀者起深化和拓展作用。
问题本身及其表述能让学生理解。提问精当并有一定顺序,避免杂乱、肤浅等弊端。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5。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反应做出强化
运用重复、板书、提问、语音变化、手势表情、身姿体位等多种手段,对教学重难点或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强化。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强化。特别注意结课时的强化。
运用口头语言(表扬或含蓄批评等)、表情、体态语(鼓掌、摇头、握手等)对学生的发言或行动做出评价,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反应或保持学习量。
6。合理调控课堂节奏与内容的走向
根据课堂上不可预知的学情,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时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或做出取舍。
大体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控制课堂内容的走向,不因偶发事件或枝蔓错误而偏离主航道。
7。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学生
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满足于少数积极学生烘托的课堂气氛,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利用提问、目光交流、走动接近、个别指点等形式,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进行感情和智力的支持。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面谈、笔谈等形式,进行有效的个别化指导。
8。学生的学业评价
能够利用提问、活动观察、态度表现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及时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学习。
能够选择题目或命题,以考查学生当堂学习的效果。
思考与练习
1。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是什么?
2。教师专业标准有什么特点?
3。教师专业标准有哪四个基本理念?
4。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小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要求。
5。《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专业能力有哪些基本要求?
案例分析
作为教师,应掌握教学设计操作要点,但有的教师往往不得要领。以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为例,确立教学目标应该具体、集中、恰当。具体是指目标的内涵明确,不空泛;集中是指一节课的目标不能过多;恰当的依据是与文本自身的特点和学生情况相符。
以下是某语文老师《岳阳楼记》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3。欣赏本文的立意美、语言美、结构美。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分析:这是某教师的课时教学目标,若想在一节课内完成,目标显然过多。再具体推敲这三条目标:第一条目标,在整个教案中都未能明确内涵,没有说明本文的几种表达方式究竟是怎样结合的;第二条目标,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而恰当的活动来落实;第三条目标与前两条存在逻辑交叉:其中的“立意美”是否就是目标2?“结构美”是否又与目标1有关?而且教学过程设计中,也完全没有针对“欣赏语言美”的内容,既没有揭示本文语言的特点(如骈散结合、铺排渲染),也没有安排任何诵读,如何实现“欣赏语言美”这一目标?此外,教学重点和难点,直接从目标中摘抄,缺乏具体分析,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也没有相应地突出。总之,这样的教学目标,很难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