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规划何兰芝电子教材 > 第二节 教师专业标准规定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解读(第2页)

第二节 教师专业标准规定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解读(第2页)

【内容要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界定,教师的身份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其总的职责应该归结为教书育人,具体可见下面几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二)教师应遵循哪些重要的教育法规?

【内容要点】

从进入教师队伍的第一天起,教师就要掌握和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制定,1995年9月1日开始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制定,1994年1月1日开始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年修订通过,2007年6月1日开始执行。

(三)怎样理解公平地对待学生?

【内容要点】

平等是尊重,是伦理原则上的公正,但并不是抽象意义上的平均。在教育实践生活中,落实平等意味着如何将“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进行结合。所以,这里的平等指的是学生所得到的人格上的尊重,因材施教则是方法意义上的平等。

维度二:专业知识

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比较如下。

续表

常见问题解析:

(一)教师需要了解哪些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关于学生的知识?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主题,初步建构儿童心理发展的思考框架;掌握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特征以及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内容要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等,并能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视角观察、分析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能根据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初步实施发展性教学。

教育心理学——了解教学情境中“学与教”互动过程特点。

【内容要点】

了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局限性。掌握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的基本观点等,并应用于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学习的实质、类型、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形成以及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影响条件等,并能指导教学;了解学习动机理论,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关注学习迁移能力的生成以及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指导学生掌握简单的学习策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指导教学活动。

例如,具体地分析学生情况:

1。分析学生学习新知与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关系。

2。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年龄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特点)。

(二)什么是关于学科教学的知识?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要求不同,具体如下。

教师关于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符合一定的规律,L·舒尔曼提出教师专业知识分析的框架,如图2。1所示。

①学科知识;②一般教学知识;③课程知识;④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内容知识,PedagogitKnowledge,简称PCK);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情境知识;⑦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