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我的烦恼
·学习成果
我能知道自己正处烦恼之中。
我知道怎么摆脱烦恼的情绪。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教学准备
教学场地可以是本班教室,也可以是比较宽敞安全可以进行小组教学的地方;将故事“晃动的牙齿”制作成幻灯片,并用于课堂讲授。
用一个纸盒制作一个“烦恼箱”,放置在教室的一角。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本节课是“喜欢我自己”专题的第三节课,是核心专题。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感到烦恼时的情绪反应,并掌握帮助自己和别人消除烦恼的方法。
(三)教学组织方式
热身活动:给你的心情打分。
主题导航:我的烦恼。
探究与体验:角色扮演,体验烦恼的情绪反应。
总结与反思:能够告诉别人你的烦恼,能找到帮助别人消除烦恼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给你的心情打分(5分钟)
教师对学生进行拇指手势表达的简短训练:同学们举起一只手,如果心情很好,向上竖立大拇指;如果心情一般,大拇指保持横向直立;如果心情很差,很焦虑或者担心,向下竖立大拇指。
让全班同学用手势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
“大家做得很好,都能明白不同手势的含义。现在能告诉我,你的大拇指为什么向下竖立?”
第一,拇指手势训练时,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表示是否正确。
第二,请一两个同学说一说拇指手势向上竖立、水平竖立、向下竖立所表达的不同心情。
(二)主题导航:我的烦恼(5分钟)
学生将令自己烦恼的事写在小纸条上,放入教室中的“烦恼箱”中。
学生两两一组,与同伴交流自己有烦恼时的身体反应。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烦恼吗?当你有烦恼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请将令自己烦恼的事写在小纸条上,放入放置在教室后面的‘烦恼箱’。”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当我们心理压力大时,我们都会出现烦恼的情绪,并且身体会出现反应,如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出冷汗,紧张,坐立不安等。正常的烦恼情绪能够帮助我们面对突发的事件,但是长期的烦恼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当自己和别人有烦恼时,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有烦恼时的身体反应。
第二,告诉学生正常人的烦恼是人们预期到某种危险或痛苦境遇即将发生时的一种适应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
(三)探究与体验
活动1:阅读故事“晃动的牙齿”(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