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数增多,团体箱庭的记录比个体箱庭的记录要困难一些,对治疗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不打扰成员的制作,治疗者一般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只做粗略的记录,等完成后再整理。笔者主张,团体箱庭的记录应以每一次每一轮为单元进行,其中包括每位成员制作的情况,摆放玩具的个数、名称和所占的区域以及每轮所用的时间等。每一轮完成后,要对作品进行拍照,方便以后的整理和讨论。具体的过程记录表和讨论记录表见表1-2和表1-3。
待整个制作过程结束后,治疗者还要简略地记下团体成员的讨论,一轮一轮进行。讨论的内容主要为摆放玩具的意图、对他人摆放的玩具的感受、对作品的整体构思等,最后还要讨论作品的主题。成员离开后,治疗者再根据照片对整个团体箱庭制作过程进行整理,从中可以看出团体的心路历程和成长变化。
4。箱庭作品的拆除和场面的清理
与个体箱庭一样,不同人对箱庭作品是否在团体离开治疗室之前拆除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如果在团体离开之后没有足够时间进行清理,而另一个团体已经到达,这就不会让这个团体感到自由、受保护。如果为了赶时间,在团体成员还没有完全离开时就匆匆清理场面,那给这个团体的感觉将更不好。因此,最好是在两个团体箱庭之间安排足够的时间来拆除作品,清理场面。
由于团体箱庭一般安排的时间较长,如果后面没有安排其他的团体或个体箱庭治疗与咨询,那么最好还是由治疗者和团体成员一起来拆除作品,这可能会使得各个团体成员感到安全和满意,也不至于让治疗者一个人辛苦。有的时候,团体成员虽然知道自己的作品最终是需要被拆除的,但其实是非常不希望自己亲手将其拆除的。
表1-2团体箱庭制作过程记录表(八人五次例)
表1-3团体箱庭讨论与感受(八人五次例)
(四)团体箱庭疗法的治疗者
团体箱庭疗法中的治疗者同个体箱庭疗法中的治疗者一样,也应该是见证者和促进者。除了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之外,治疗者还要给予每个团体成员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密切关注整个团体的心理场的变化。
对每位成员的关注表现在使他们感觉到包容、受保护,向他们解释制作的规则,使他们明白、理解,回应他们的提问和一些非言语的信息,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援助,尽量使他们在完成作品的时候不要有任何遗憾。但要明确,治疗者并不是规则的监督者,不是权威的存在,应该允许团体成员有违反规则的行为存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自己行为的后果中进行反思和调整。
治疗者对团体心理场的关注表现为对团体制作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非常敏感,对团体间的互动与融合的状况有所共感,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作品进展到了什么阶段,在制作快要结束的时候提醒成员还有最后一轮。当成员由于冲突、矛盾而倦怠时,治疗者要接纳他们的种种抗拒,促进他们反思,尊重他们的决定,要以一种赞赏的态度来对待成员们的成长。总之,虽然治疗者和团体成员的角色不同,但治疗者应该把自己看作团体的一员,用心感悟整个制作过程,与他们苦乐共度,这样才能收获团体的成长。
(五)团体箱庭疗法的意义
1。促进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互动
我们知道,人的主观世界是由人生的不同体验、感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组成的。每个人的主观世界是不同的,主观上希望控制某种场面,但现实中并不一定能做到。实际上,团体箱庭的制作和现实生活一样,不会只受控于自己的所思所欲,很多时候还受其他一些外在因素或他人言行的影响,如他人的见识、想法、观念及其他言谈举止等。这样,在团体箱庭的制作过程中,有时就不得不改变自己制作箱庭的一些构思与想法,特别是有时候刻意要去做什么而别人不能理解,就会引起纠纷,产生内心冲突。如果能根据外界实际状况恰当、灵活地改变、应对,就可能减少冲突,也就是说,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作用左右着人本身。
团体箱庭制作中的人际关系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一样的,不是自己想怎样就能怎么样,别人有时是不能理解的,因此,就不得不改变甚至不断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人际关系的协调,团体箱庭的治愈力量也就在于此。
团体箱庭的一般发展规律就是随着共同经历的箱庭疗法次数的增多,来访者之间的默契和共感便会增强,表现为团体箱庭作品的主题趋于明确、统一,制作过程中的冲突减少,作品的风格更加协调、整合。如果成员能将团体箱庭活动中所获得的人际互动的成功经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可能会促使其以团体箱庭制作为起点,反思自己往日的言行,促使其社会性成熟和人际关系改善。例如,一位来访者在团体箱庭中毫无顾忌地移动他人已放置的玩具,结果必然会遭到强烈的反抗和排斥,这种毫无顾忌的行为可能反映了他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有时无意中伤害了其他人,而他本身又没有意识到,结果导致了许多误会和摩擦。团体箱庭的制作和讨论会使他看到自己的这一面,也就有了改变和调整的可能。
2。提供和他人一样的体验
许多人认为,某些体验是自己所独有的。但是,有过团体箱庭体验的人就会发现,人们的体验尽管各不相同,但自己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许多人拥有类似的想法和体验。当团体成员在一起交流时,会对其他成员也有类似的担忧、想法和情感而感到惊讶,这可能会导致彼此的共感,进而减少消极的自我评价。这也正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劝别人将苦恼、哀伤说出来时所说的:将快乐说给另外一个人听,快乐就增加了一倍;将悲伤说给另外一个人听,悲伤就减少了一半。
然而,人们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给别人时会顾忌许多方面,如担心自己的言语、思想、行为、情绪是否会被他人嘲笑,是否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因此也就不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内部的真实世界,有时只是挑选一些无关的内容与他人交流。出于这些顾虑,团体成员之间的交流有时就会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进行,也无法接触其他成员内心深处的认知、情绪和情感。
由于箱庭是一种非言语治疗方法,当具有相似问题的来访者以团体的形式一起制作箱庭作品时,他们之间的交流不用直接的言语,而是分别用游戏的方式象征性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既有助于减少他们来治疗室时常有的那种不安和踌躇,避免了言语交流过程中自身形象遭受损害的威胁,也有助于相互交流、沟通的深刻化。当一位来访者发现团体中另外一位成员也选择了自己想要选择的玩具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心理时,自然就会感到欣慰,觉得自己与别人是一样的,会因为对方与自己的这种默契而感到被理解、被接纳,最终达到自我接纳。
3。沟通和协调多样化的资源与观点
不论团体成员是进行信息交流、问题解决、价值观探索还是共同情感的发现,同一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彼此共感和启发,提供更多的资源。
人的心理存在着许多共性,但更多的是个性。因此,一个团体一起制作的箱庭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资源和观点就会变得非常丰富、多样化。箱庭制作结束后,成员之间通过讨论自己制作时的想法及所摆的玩具的含义,也就以象征的方式共享着这些观点和资源。团体箱庭最有价值的一个方面,就是每个成员都提供了各自的观点和箱庭表现。
在团体箱庭制作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可以从其他成员的箱庭作品中习得用象征方式表达内心世界的方法、形式,习得某一心象更多的象征意义,从而丰富了自己的象征词汇。同时,在同一箱庭场面中,对某一心象的共同解释会使得个体获得一种心理支持、援助、理解之感,不同解释则启发了个体对该心象不同层面的理解。
4。增加成员的归属感
根据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感是人类具有的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归属于某个团体,这种需求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
通过多次的团体箱庭治疗,团体成员通常会达到彼此认同并逐渐感到自己是整体的一部分。即使团体箱庭治疗已结束,团体成员间仍会感到非常默契和亲切,有一种一家人的感觉。这种感觉会给人力量和信心,使人们能很好地应对团体箱庭世界之外的现实生活。
5。增强成员的责任感
团体箱庭治疗与个体箱庭治疗的不同之处在于团体箱庭治疗有更多的规定和限制,如按照事先抽签决定的顺序来摆玩具,每人每一轮只能放置一个玩具、完全相同的几个玩具或进行一种动作,不能移动他人或自己已摆放的玩具,如果移动,就算是自己的一次动作,不能在这一轮再摆玩具,以及制作过程中不得进行言语交流等。这些规则的设定是为了使团体成员明白现实生活中总是有许多限定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人们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和秩序。在团体箱庭疗法开始前,治疗者需要向所有来访的团体成员介绍这些规则,待所有成员明白后,团体箱庭治疗就可以开始。由于是在一个团体中,每个成员都置于一种无形的团体束缚和压力下,对规则的遵守也直接受到来自治疗者和其他成员的监督,无形中增加了成员对自己、对团体和对规则的责任感。
经历过系列团体箱庭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最开始的箱庭作品体现的是“各自为政”,摆放很多玩具,冲突很多,而随着治疗的开展,摆放的速度越来越慢,每个人都不想因为自己的举动而破坏团体箱庭作品的和谐以及团体的心理场,强烈的责任感使得每个成员察言观色,在场力的推动下不断修正自己的思路,每摆一个玩具都会考虑很多,而且非常关注他人摆放的每一个玩具,谨慎地决定自己的选择。经过了团体箱庭疗法,成员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最终实现个体和团体的成长。(详见《箱庭疗法》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