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班上的欺负行为
·学习成果
学生知道欺负事件中的欺负者、受欺负者和目击者(旁观者)。
学生能体会欺负事件中人们的感受。
学生能同情受欺负者。
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欺负行为。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课前为“背靠背”游戏选择足够宽敞、安全的场地;准备需要播放的音乐;准备“小珍的故事”“阿丙的故事”的相关资料。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认识本主题的重点是辨别班上的欺负行为。针对四年级学生已具有的生活理解能力,教师应在课前认真整理、准备“欺负是什么”的事例,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欺负行为有着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背靠背。
主题导航:我们对别人的影响。
探究与体验:小珍的故事;哪些是欺负。
总结与反思:描述受欺负者的心情。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背靠背(5分钟)
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为8~10人(也可依据场地而定)。教师让每个小组蹲在地上,脸朝外、手挽手,围成一个小圈。教师播放音乐,要求学生在音乐响起时立刻站立。小组学生全部站立而无摔倒者为胜。
“这个游戏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动作整齐才能做好。我相信在游戏中大家不会彼此抱怨,而是能够彼此关照,高高兴兴地完成任务。”
(二)主题导航:我们对别人的影响(2分钟)
“在‘背靠背’快乐的游戏中,我们能够体会到集体中别人对自己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发生在集体生活中的事件。现在我们来看看,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都能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
(三)探究与体验
活动1:小珍的故事(18分钟)
学生阅读“小珍的故事”,两两讨论:故事中的“我”是什么角色?谁是欺负事件中的欺负者、受欺负者和目击者?在欺负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有着什么样的感受?
“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故事中的‘我’在事件发生时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你能分辨事件中的欺负者、受欺负者和目击者吗?”
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我”是事件中的“目击者”(“旁观者”);故事的写作来自目击者的观点和感受。
“我们知道欺负事件中有着不同的角色,现在我们再来讨论如下问题。
“欺负者、受欺负者和目击者在事件中表现出的特征是什么?
“事件中的人物都有什么感受?(整理双重描述的数据来表示故事中的两个人,如欺负者和受欺负者、目击者和欺负者、目击者和受欺负者,用句子来描述他们的关系和感情。)
“这些人在事件中面对的困境和问题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处理的?”
活动2:哪些是欺负(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