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的思考足够冷静吗?他应该怎样冷静下来?
同学们可以讨论以下问题。
·明明当时的感受如何?
·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
·明明希望发生什么?
·列出明明可能会做出的每一种选择。分别说一说,这一选择可行吗?
·进一步分析其中的两至三种选择。如果他这么做了,会发生什么?
·他需要考虑到谁(琳琳,王老师,他的父母,他的妹妹,他自己)?
·他还需要考虑到哪些群体(他的家人、他的班级)?
·他首先应该做什么?然后做什么?
“同学们,明明现在陷入了一个难题。他是应该选择坐上最后一趟火车去参加堂哥的婚礼,还是选择将手表还给焦急的琳琳并向王老师解释?请大家置身于明明这个人物,思考并讨论我列出的各个问题。”
1。教师
2。教师告诉学生,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耐心等待自己的发言并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理由。
活动2:分享小组观点(15分钟)
每个小组轮流分享本小组讨论的结果。
“请每个小组轮流将你们小组的想法向其他同学分享。”
在每个小组分享时,教师可以提醒其他小组的学生认真聆听。如果对别人的发言有异议,学生可以在自己小组发言时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总结与反思:最明智的选择(5分钟)
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并选出所有小组想出的最明智的选择。
“同学们,当你们身处难题情境,你们要考虑到不同的解决方法会对自身、他人、集体带来影响,提醒自己冷静、理智地做出明智的选择。”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对于明明来说什么是最明智的选择,选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的这个过程。
主题资源
明明的故事
放学了!琳琳的新手表在书包里不翼而飞。班主任王老师让所有的同学都留下来,让大家帮助琳琳寻找手表。王老师走出教室,说:“我希望十分钟后我回到教室时,手表就放在我的桌子上。”所有的同学都在焦急地寻找琳琳的手表,但是无迹可寻。琳琳很伤心,王老师也很失望,她不得不给琳琳的家长打电话解释一切。
终于可以回家了!明明急匆匆地跑出了学校。他必须抓紧时间,因为他要和爸爸妈妈一起赶去参加他堂兄的婚礼。当天下午只有一趟火车到堂兄家,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开车了,所以他们不能错过。在去火车站的路上,明明要在超市买一些零食在火车上吃。结账时,他把手伸进书包去拿钱,结果,在书包的夹层中摸到了琳琳的手表。他和琳琳是同桌,他的书包和琳琳的一模一样。今天下午,琳琳肯定是把手表误放到了明明的书包里。
现在,明明应该怎么做呢?
[改编自英国社会情感学习(SEAL)项目课程教材,原故事出处“DepartmeionandSkills,UK,Exjoyment:SodEmotiosoalsYear5and6,2005,DfES1349-2005G,page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