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女性职业规划几个关键时期 > 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第8页)

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第8页)

自我处理指检视自我并了解影响自我因素的能力。这个变量的出现和发展与分析能力类似。

6。开放及有弹性的见解(opennessaiveperspectives)

开放及有弹性的见解指知觉并认识到不同的观点与可能的解释方法,并能用开放的态度去了解并接纳与自己看法不相符的观点。

7。负责任的能力(abilitytoassumeresponsibility)

负责任的能力指个人愿意接受自己的决定或行为的结果,而不去计较一些未知的或不可抗拒的阻碍等因素。

8。扮演新角色的能力(abilitytotakeonroles)

扮演新角色的能力指主动寻求扮演新角色的机会,并能在新角色或新活动的情境中扩展个人能力与行动的基础。学生从一个不寻求新的角色或行为机会的立场,到寻求并掌控它们,再到在新角色上自信地期待新的属于自己的机会,旧的角色不断扩展,新的行为不断增加。

9。自我冒险的能力(abilitytotakeriskswithself)

自我冒险的能力与扮演新角色的能力密切相关,是指当一个新的和适当的需求来临时,个人会不顾及“自尊”地冒险进入。个人有很强的自信,促使他们关注新的习得和经历,而非自尊是否会受到损害。

(三)生涯认知发展理论的时期与阶段

按照前面九个方面的项目所构成的变量,该理论把人的生涯认知发展过程分为四个时期、九个阶段。

1。二元论时期

这一时期被描述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过分简单化、分裂阶段。处于较低阶段的具有二元思维的个体几乎完全被外界环境因素控制,坚信那里存在一种对他们而言完全适合的职业,他们倾向于求助父母、老师、咨询师、兴趣测试、职场和经济状况以及声望、权力等。这些个体缺乏分析和整合资料以及展示的能力,对他们而言,职业决策过程只是他们求助权威提供一个适合从事职业的回复的过程。这里的权威可能是咨询师、兴趣测评或者其他可以解决学生困惑的外在因素。

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平衡阶段和焦虑阶段。

第二阶段,进入焦虑阶段,个人开始意识到正确的或错误的职业决策的可能性,这会引发焦虑和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异议。个人对决策制定过程开始有了一些理解。

2。多元论时期

进入多元论时期的个体,对于做正确或错误选择的可能性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越来越高的复杂性也造成了异议的增加,个体试图降低或消除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倾向于采纳由咨询师提出的决策制定过程。然而,控制源仍然依赖于前面提到的外在因素。个体现在能够将各种各样的因素纳入他们的考虑范围,并能比较细致地分析这些因素对于职业决策制定的重要程度。他们开始认识到这些多元因素和正确的职业决策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时期包括冲突阶段和区分阶段。

第三阶段,个体意识到做出正确或错误的职业决策的较大可能性。这种意识导致冲突和焦虑程度的上升,个体认识到做出一项正确的决策要比以往想象得更为复杂。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和其他人进行比较,认为别人所做的被证明是正确的职业选择,他们也可以做到,而别人所做的错误选择他们同样需要警惕。正确的决定可以通过教育职业决策制定过程的整合及咨询师的帮助做出。个体将咨询师视为过程的提供者,将自己视作过程的参与者。个体认识到价值观、信息、优先权等要素关乎决策制定过程。个体开始在更为自我的层面来分析职业决策,关注自我和自我价值如何和所选择的职业相关联。

第四阶段,个体做的决策的正确与否有赖于对于第三阶段发现的要素的更为复杂的权衡。这里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个体需要依据内外部资源进行优先次序的排列。决策制定过程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因素权衡过程,个体寄希望于在某些条件下存在一些适合的职业,并通过这一流程找到它。在此阶段,个体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仍然不是一个主要的行动者。自我因素与外在因素包含在决策制定过程中。自我会受到测试、咨询、朋友、父母、经济及其他外在力量的影响。

3。相对期

进入相对期是个体的第一次跳跃。个体的控制源也由基本的外部参照点转向内部参考占据支配地位。对于处于二元期和多元期的个体,老师、父母、咨询师和其他权威是首要的决策制定过程的源泉。进入相对期后,这些因素的影响仍然是有用的来源,但是个体成为决策制定过程的首要控制人。个体可以运用一些分析的技能来处理自己的职业决策。他们为自己量身定做了必要的决策制定流程来匹配自己的独特需要和兴趣。此类个体能了解和检验各种职业的可能性,处理正面的或负面的因素,并从各种角度来审视自己。由于个体希望做出职业承诺,他们开始能够综合各种各样的、复杂的过程因素,并把它们纳入自己的决策轨道,因而能够对自己的职业决策负责。

第六阶段的个体开始厌倦第五阶段所有的合理备选项。那些曾经被视为合理的选择现在陷入混乱的局面。个体认为唯一可以处理这些混乱局面的方法就是选择,然而个体并没有打算忠于某一职业,只是表现出认同做出承诺的必要性,而实际上并没打算那样做。在某种程度上,第六阶段是一个沉思的阶段,让个体建立职业和自我的关系、考虑做出承诺的结果、面对承担承诺责任的现实。个体将咨询师视为一个帮助自己参与沉思过程的角色。尽管自我概念和兴趣领域密切相关,但个体仍然缺乏对自己风格本质的认识,继续将职业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角色。

4。相对承诺期

在这一时期,个体开始认识到职业决策过程中逐渐提升的责任感,不仅能够分析过程中问题的复杂性,也能在自己的决策制定方案里综合各种因素。他们开始认识到,选择一份职业是一个人的承诺。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缩小自己世界的经历,但之后的承诺又被认为是一个新世界的扩展。个体经历了看到自我整合和那些极端化选择的喜悦。第二个认知的跳跃发生在当个体经历一个认识自己是谁以及属于和环境相关的何种风格类型(价值观、目标、身份等)的过程之中。职业身份和个体身份变得更加紧密相关。个体的价值观、思想和行为变得更加一致,个体也能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新的挑战和环境的变化。

第七阶段中的个体经历着对自我和职业角色的整合。个体有一种被缩小、被角色限定的担忧,然而,在后期,个体经历了角色的界定。这种实现导致对自我和职业的肯定及对如何扮演好角色的个人风格的新的关注。

第八阶段中的个体开始经历第七阶段中所做承诺的所有后果。结果既是令人愉快的,也是令人不愉快的;既是预料之中的,也是预料之外的。这些结果提出了对自我界定和继续承诺的新的挑战。这一阶段的个体开始真正体验承诺的含义,再次澄清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和身份。个体面临确认他们是谁、他们相信什么、他们的行事方式等挑战。这个阶段的个体经历了对其生活的所有方面进行高度整合的过程。

第九阶段代表自我角色的进一步延伸。个体有关于他们是谁,这些如何影响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确定的答案。个体对他们对其他人、事、物的相互影响有准确的认识。他们知道自己对其他人有影响,其他人也对自己有影响。他们经常寻求新的方式去表达他们是谁及各种事物对他们的意义,用自尊冒险去实现自身的潜力。他们试图接受新事物、新挑战、新的相互影响方式,但是受到对自我和他人潜在的正向及负向影响的深刻认识的调节。

生涯认知与求职

某学校年初举办了一次小型招聘会,毕业生小李的父母在招聘会尚未开始时,就早早地到会场打听单位的情况。招聘会开始很久以后,小李才出现,并由家长陪同前往用人单位摊位面谈。面谈过程中,小李发言的时间还没有其父母多,结果是谈了一家又一家,一无所获。

分析:涅菲卡门波和斯列皮察的生涯认知发展理论提出的四个时期、九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从最简单的层级逐步向较复杂而多元化的层级推进。小李在求职过程中之所以遇到阻碍是因为其过分依赖他人。他仍然处在较为初级的二元化时期,几乎完全受外界环境因素控制。

(四)生涯认知发展理论的应用价值

涅菲卡门波和斯列皮察的生涯认知发展理论对大学生认识生涯发展的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个体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个体对生涯发展各时期的认知,并以当前的时期和阶段为基准,提供一些挑战与支持,从而促使个体往下一个时期和阶段发展。

虽然这一理论尚有一些有待讨论和证明之处,但其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乃至职业生涯咨询辅导提供了新的方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