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崔
点评:该同学是学外贸英语的,从大三开始就利用假期在外贸企业打零工,兼职做翻译,包括业务订单的翻译与制作。通过交流我们知道,她对就业有着比较全面的认识和准备。她工作做得不错,还得益于她的谦虚和踏实的品质。
二、开始新的学习
参加工作不是大学生学习的结束,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当然这时的学习在方式、内容等方面都与学生时代的学习不一样了。学习更多是主动的学习,结合工作需要不断充电或者及时补课,其中最先接受的学习任务是参加新员工培训。
【案例】
入职培训中的问题
小王毕业于某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进入当地一家大型的设备制造企业。两周的新员工培训结束后,她变得无精打采,没有了当初的壮志豪情。以下是两周培训的内容和她的感受。
第一周:
第一天,几个领导轮流讲话。小王听得昏昏欲睡。
第二天,企业文化培训,实际上就是介绍公司的规章制度,而且培训老师一直在强调安全生产,让小王觉得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那工作中还能干什么?
第三天,参观和座谈。虽然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的情况,但小王觉得老员工对他们不热情,敷衍了事。
第四天、第五天,举行为期两天的技能培训。企业的几个部门经理给新员工授课。小王听得云里雾里的:跟自己在大学里学的知识怎么不一样啊?
第二周:
新员工到各个基层部门开始锻炼。小王想,现在应该可以做事了吧。但她的部门经理告诉她,要想亲手做事情,至少还要半年时间。小王觉得非常郁闷!
点评:导致小王的培训体验和情绪反应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大学毕业生对组织社会化的认识存在欠缺,需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
(2)错误对待培训老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应当认识到,每个单位的新员工培训的相关内容和形式是经过多次实践、修正的,所以应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加新员工培训,才能有效地把目标转移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来。
(3)不重视技能培训,思想上认为技能培训是工人的事,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应该是搞管理的。职业化训练是新员工入职的必修课,以职业化为导向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比学校或社会举办的职业培训更为具体,是为全体新员工专门设计安排的。
三、职业人的专业化
根据知识型人才的职业与任务的关系变化,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专业人才五阶段发展观,把专业人才的职业成长过程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新手(novice)。获取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现实的、亲身的体验比口头(或者理论上)获得的信息更重要。
◇进步的新手(advaner)。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所学的知识(包括继续教育)逐步联系起来,个体开始依据具体的情境来指导行为,专业化的职业行为开始变得灵活。
◇胜任型(petent)。按个人想法自由处理事件,依据自己的计划,对所选择的信息做出反应,并能够对所做的事情承担更多的职责。经常能强烈地感受到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也对成功和失败有更深刻的记忆。
◇精通型(profit)。能从积累的大量丰富经验中,综合性地识别出情境的相似性,是直觉性的。
&)。对工作情境不但有直觉的把握,而且能以非分析性、非随意性的方式,理智地做出合适的反应;行为表现流畅、灵活,不需要刻意地加工,是非理性的,或者是我们通常说的富有“智慧”。
当然从新手到专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了解这一点对大学生成功就业十分重要,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案例】
一位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一封邮件
老师:
您好!
学生又来打扰您了,还请见谅!
离开校园,不知不觉间已经三个月了,如果算上实习的时间,差不多半年多了。现在回想起半年多在×××公司的工作经历,欣喜中也有忧虑,我不知道这种种情形仅仅是出现在我个人身上的呢,还是诸多已经离开校园的同学都会遇到的?下面我就我个人最近工作的情况和心态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您做个交流。
现在的状态用一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瓶颈。
是的,我真的有这种感觉。在刚走进×××公司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对工作充满了向往,精力充沛,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了解行业动态,在吸收新信息的同时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反馈总结,一度信心高涨,觉得可以拿下任何项目。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转变。这个过程说长也不长,但是现在我仍旧感到自己还没有脱离学生这样的角色,很多地方仍会表现得稚嫩和单纯。我不知道这在商业上是不是一件好事情。虽然我也掌握了一些商务谈判的技巧,对业务也熟悉得差不多了,但是一旦我接手一些项目,心里总有种感觉:自己很想把它做好,但是具体操作上总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我一直在想,我们一线的销售人员,是那种顾问式的销售,至少在与企业客户沟通的时候,对于70%共性的管理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可以诊断出企业的基本问题,然后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现在看来,我基本被关键人挡住了,还没有机会交流就被卡了。
我也很清楚,项目的运作周期比较长,发展起来受到诸多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多客户提出的都是意向性的需求,对于如何使意向性的需求变成实际的需求,我感觉有些找不到方向。
还有一个问题,我到×××公司这几个月来,还没有做出业绩,没有推荐出有效客户,下周我就会签约一家合作机构,但那家机构也不是我独立运作出来的,这个关系是直接上司给的。我少有出去跑的时候,直接上司因此说过我好几次。按照直接上司的意思,就算是企业的小职员,也可以去认识一下,慢慢往上走,找到关键人。我很感激直接上司的用心,他是想让我去闯。并非是我不敢去见客户,而是目前手里面的客户很有限,有的几个用电话维系基本也能够解释清楚了。发展自己的客户,开拓自己的客户群,这是我目前的一个主要方向。
我明白我过于着急了,想做出成绩来,需要做出调整,尤其是在大方向上要把握住。最近事情不是很多,我在想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发现自己在这个方面还没有下过功夫。我想整理出一个思路来,然后做成一个计划,除了直接上司交给自己的工作以外,看看自己还可以做哪些工作。我想,最终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吧。这个时候更应该冷静下来分析一下自己的环境了,找到突破口,然后建立信心!
张健
点评:张健同学在学校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她的同学都很欣赏她的才气,学弟学妹们都把她当榜样。从她的邮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工作很投入,适应能力也挺强。但她有点“急”了,成长遇到了“瓶颈”,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成长中的烦恼”吧。当她了解专业人才成长的五阶段后,她就应该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当前的处境和理解自己所面临的困惑,在继续调整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与投入,与同事共同协作。相信她一定能很快创造出业绩,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并更加自信。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现代职业规范的人才才是当今社会所期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