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媛:《陶行知教育理论在班主任教学中的应用》,载《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第6期。
王芳:《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载《学周刊》2011年第6期。
肖晓玛:《陶行知先生的美育理念及其实践》,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孟宪乐:《陶行知论教师职业道德》,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任民:《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当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张志强:《论陶行知师德思想的现实价值》,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赵国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浅议陶行知的教师素养理论》,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许乃跃:《用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解读免费幼儿师范生培养——以江苏省五年制免费幼儿师范生培养模式为例》,载《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第6期。
陈利利:《试比较陶行知与林德曼的成人教育思想》,载《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梁光明:《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完善教育实践环节》,载《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6期。
夏德清:《陶行知先生之诞辰考证》,载《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郑冰垚:《陶行知女性教育思想之启示》,载《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刘畅:《“创造力”与教育的大众化——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社会学考察》,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邱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德育活动中的运用》,载《成功(教育)》2011年第7期。
黄海艳:《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载《职业时空》2011年第7期。
张军民、肖小玲:《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工作的启示》,载《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第8期。
胡卫进:《在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载《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8期。
于军:《陶行知理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载《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第8期。
刘娜娜:《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兼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迪》,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8期。
洪英:《以民间游戏为依托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陶行知创造思想实践》,载《谈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第8期。
储朝晖:《陶行知民主教育的精神实质》,载《中国德育》2011年第8期。
何增光:《陶行知训育方法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启迪》,载《中国德育》2011年第8期。
刘建英:《陶行知与杜威生活教育思想之比较》,载《中国德育》2011年第8期。
马华威:《让心灵成长与生活历程同步而行——山东省荣成市推进陶行知生活德育理念的探索》,载《中国德育》2011年第8期。
张伦贤:《陶行知师德观的内涵及启示》,载《中国德育》2011年第8期。
徐娟:《师爱即师魂——兼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师德建设中的运用》,载《中国德育》2011年第8期。
陶城:《我对武训先生和先父陶行知先生的认识》,载《中国德育》2011年第8期。
周洪宇:《现代化:普及教育运动的目标》,载《生活教育》2011年第8期(上)。
边守正:《时代呼唤当代陶行知》,载《生活教育》2011年第8期(上)。
许兴奎:《陶行知在“事”上指导学生修养的当代德育启示》,载《生活教育》2011年第8期(上)。
胡国枢:《〈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喜读之后》,载《生活教育》2011年第8期(上)。
陶城:《我对武训先生和先父陶行知先生的认识》,载《中国德育》2011年第8期。
杨瑞清:《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神人生》,载《中国德育》2011年第8期。
程红兵:《教育家的德育是“知行合一”的德育》,载《中国德育》2011年第8期。
张伦贤:《陶行知师德观的内涵及启示》,载《中国德育》2011年第8期。
孙立成:《坚持行知职教模式开展“三生”教育实践》,载《中国德育》2011年第8期。
程爱红:《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9期。
詹明钢:《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民族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启示》,载《群文天地》201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