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平:《知识人与政治人:陶行知教师角色理论的分析》,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吴凤仙:《赤子之忱——浅议陶行知教学思想》,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郭文超:《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载《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年第2期。
童富勇:《陶行知与浙江教育》,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李兵:《陶行知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启示》,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罗有岩:《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新型语文课堂》,载《云南教育》2004年第2期。
周德厚:《我在陶行知家干活》,载《红岩春秋》2004年第3期。
李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适应性功能教育的启示》,载《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周玉琴:《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及现代价值反思》,载《江淮论坛》2004年第3期。
李刚:《〈武训传〉批判”的历史考论》,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王盛鑫:《学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载《江西省团校学报》2004年第3期。
冯淑瑞:《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对师范教育的意义》,载《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王健:《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意义》,载《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高德群:《让作文向生活延伸——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作文教学改革》,载《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吕岳鹏:《陶行知科教思想述评》,载《教育科研论坛》2004年第3期。
程英豪:《也说陶行知的考试观》,载《作文成功之路》2004年第4期。
武西娜:《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与现代教学过程理论》,载《铜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高艳平:《音乐教学要教会学生“做”与“学”——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载《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汝秀梅:《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兼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载《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王小英:《为孩子开辟一片“自留地”——从实践中感悟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解放儿童的空间”》,载《教育科研论坛》2004年第4期。
刘超良:《试探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4期。
李中红:《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实践》,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李更生:《全体·基础·生活——新课程视野中孔子、陶行知教育理念之重拾》,载《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蔺晓琳:《浅谈小学创新教育的实施——再学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感》,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张伯兴:《活教育真教育好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生的教育追求》,载《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4期。
蒋廷玉:《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看中学政治课的个性化教学》,载《广西教育》2004年第5期。
张炳生:《陶行知主体性德育思想探求》,载《兰州学刊》2004年第5期。
涂怀京:《从争鸣到复兴: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述评(1979—1985)》,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王文岭:《陶行知与陶渊明》,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金培雄:《陶行知校本研究思想对新课改的启示》,载《教育科研论坛》2004年第5期。
崔英杰:《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认识和思考》,载《赤峰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谌安荣:《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内涵及教学论意义》,载《云梦学刊》2004年第6期。
韩富叶:《陶行知诗歌得失谈》,载《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4年第6期。
曲铁华:《论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张炳生《陶行知主体性德育思想探求》,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张宝书:《陶行知与梁漱溟的农村教育思想之比较》,载《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7期。
滕瀚:《论陶行知教育技术思想对课程教学的启迪》,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倪素梅:《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研究性学习》,载《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