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英:《试论陶行知育才音乐教育思想》,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年第2期。
储朝晖:《陶行知与内蒙古教育》,载《教育史研究》1992年第2期。
丁明宽:《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和实践》,载《南京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
戴建新:《贵在求真,贵做真人——谈陶行知先生德育观》,载《河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苗春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述论》,载《河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陈一鸣:《陈鹤琴与陶行知》,载《教育研究》1992年第3期。
谭伟才:《教育家陶行知的成功之路》,载《社会科学家》1992年第3期。
吴慈生:《陶行知与南京安徽公学》,载《江海学刊》1992年第3期。
方善森:《陶行知“在劳力上劳心”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载《浙江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
戴世俊:《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王士芬:《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述评》,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吴一德:《试论陶行知创造发明思想》,载《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康德:《培养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评〈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载《安徽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
童富勇:《陶行知与晓庄师范》,载《教育评论》1992年第4期。
周洪宇:《生活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6期。
朱伯骞:《试论陶行知先生诗歌中的德育思想》,载《教育科学论坛》1992年第6期。
孙崇文:《陶行知学法指导初探》,载《内蒙古教育》1992年第10期。
莫增荣:《陶行知:唯一从总体上探索中国教育的智者》,载《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12月17日。
周洪宇:《陶行知》,载《影响中国文化的一百人》,武汉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陈桂生:《再谈徐特立对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评价》,载《教育评论》1993年第l期。
周洪宇:《〈陶行知传〉的特色之所在》,载《教育评论》1993年第2期。
侯怀银:《试析生活教育理论的功能》,载《行知研究》1993年第2期。
余小平:《陶行知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载《行知研究》1993年第2期。
戴自俺:《陶行知与黄齐生的深厚友谊》,载《行知研究》1993年第2期。
梅汝莉:《试析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历史渊源》,载《教育史研究》1993年第3期。
邓宗琦、周洪宇:《陶行知——人民教育的伟大先驱》,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年第3期。
张劲夫:《在和陶夫子相处的日子里》,载《光明日报》1993年8月9日。
吴桂就:《陶行知与雷沛鸿教育实践的相互关系》,载《中国教育学刊》1993年第4期。
周洪宇:《千里“陶缘”一线牵》,载《光明日报》1993年9月27日。
储朝晖:《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九十年代中国教育》,载《教育史研究》1993年第4期。
杨进发:《陶行知先生与创造教育》,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5期。
荆世华:《陶行知的社会大学教育思想》,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6期。
周洪宇:《继承中的超越与超越中的继承——陶行知与杜威关系略论》,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年第6期。
李楚材:《他山之石——介绍〈陶行知研究在海外〉》,载《中国陶研会会讯》1993年第64期。
张正元、唐皖宁:《陶行知的勤俭办学思想及其意义》,载《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
冯敏:《试析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载《民国档案》1994年第2期。
汪明霞:《勇于实践,创造全面发展的人才: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感想》,载《金陵陶研》1994年第2期。
冯克义:《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与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相通的基本要素问题》,载《金陵陶研》1994年第3期。
周小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新成果:评〈陶行知教育学说〉》,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