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陶行知网站 > 附录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文献要目02(第3页)

附录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文献要目02(第3页)

何柞:《认真研究与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

莫增荣:《论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

徐耀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

康庄:《“教学做合一”的精神实质》,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

戴哲人:《学习陶行如先生革命的创造精神》,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

李生兰:《学习陶行知开创幼儿教育新局面》,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

李榷:《徐特立与陶行知》,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

黄乃一:《回忆陶行知二三事》,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

张国良:《再记我所知道的陶行知先生》,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

戴自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宝库》,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

夏德清:《陶行知先生论教科书》,载《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第6期。

王笑伟:《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启示》,载《山西教育科研通讯》1984年第6期。

喻本伐:《陶行知与“教学法”》,载《北京教育》1984年第6期。

周洪宇:《中印友谊,一代风范——陶行知与甘地、泰戈尔》,载《外国史知识》1984年第8期。

张劲夫:《追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载《行知研究》总第12期,1984年8月。

丁丁:《从党的总任务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载《行知研究》总第12期,1984年8月。

胡国枢:《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及其历史意义》,载《行知研究》总第12期,1984年8月。

晋启生:《陶行知论学制改革》,载《行知研究》总第12期,1984年8月。

高嘉:《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载《行知研究》总第12期,1984年8月。

韩延明:《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载《行知研究》总第12期,1984年8月。

吴树琴:《忆陶行知的政治生活片断》,载《行知研究》总第12期,1984年8月。

刘义普:《毋忘继承教育遗产,致力振兴师范教育》,载《行知研究》总第12期,1984年8月。

陶城:《学习先父陶行知教育思想,努力办好科技培训》,载《行知研究》总第12期,1984年8月。

陈汉才:《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载《光明日报》,1984年10月12日。

刘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载《内蒙古教育》1984年第10期。

许涤新:《镰刀到处无荆棘》,载《北京市陶研会成立大会纪念专刊》,1984年10月。

陈飘:《学习陶行知,培养创造型人才》,载《教育研究》1984年第12期。

张文郁:《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运动:思想和实践》,载《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85年第1期。

刘瑞:《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载《教育科研情况交流》1985年第1期。

龚思雪:《正确评价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载《西南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

莫增荣:《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载《师范教育》1985年第1期。

江荻:《陶行知不是武训——兼及电影《武训传》拍摄点滴》,载《陶研通讯》(闽)1985年第2期。

陈采柏:《试论陶行知的教师观》,载《陶研通讯》(闽)1985年第2期。

陈倚石:《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哺育下——兼忆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缅甸华侨中的传播》,载《陶研通讯》(闽)1985年第2期。

林培玲:《陶行知是我国科普事业的先驱者》,载《安庆师院学报》1985年第2期。

卓绿波:《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点体会》,载《师范教育》1985年第2期。

胡愈之:《关于教育问题的一封信》,载《行知研究》1985年第2期。

杨应彬:《学习陶行知,促进教育改革》,载《行知研究》1985年第2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