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网 > 第六节 各种教材复习资料的印制与发行(第2页)

第六节 各种教材复习资料的印制与发行(第2页)

GZ:也谈不上,因为有作者的钱啊,抽了10%后基本不留,都发给作者了。

我:除了教研员,作者也包括一些中小学教师是吗?

GZ:对,中小学教师。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曾经有一座六层楼,现在已经拆了。当初用到的所有资金,都是写书赚来的。

我:后来是不是不让出了?

GZ:也不是不让出了。因为后来高考有部分省市独立出题了,这是个主要原因,这样就没有共性标准了,如果还存在着共性,这事儿会持续下去。

我:分省的考试也只是在高中段啊。

GZ:初中中考呢,因为它当时对知识的认识解读还是比较准的,它提供的看法既是共性的也有个性的,比较适合不同的学生学习,而且全国其他地方没有人做这个事情,所以它也能持续。可是各省的中考是独立的,如果高考这边全国持续统一考试,我相信还会持续到现在。这是个历史原因。

我:那么这样正式的出版物是合理合法的,没什么好说的。

GZ:对,从来没有违规的。

我:那卖卷子呢?比如××中学或××中学的卷子,在外地都很有名啊。

GZ:卖卷子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情,它也谈不上是违规。

我:那为什么不到学校去买,要跑到海淀区来买呢?海淀区收集的全?一买好多套?

GZ:海淀的卷子啊,好比说数学,海淀的考生假定说有1万人,可是它每次印卷子呢,按照传承下来的习惯,这卷子可能印两万份,全国各地的上这儿来订卷子,然后它把这卷子分发出去。

我:那比如说我要买××中学的卷子,也许我不和你海淀打交道了,我直接到学校去。

GZ:以前都没有,那都是后来,1994年前后吧。因为那时候重点校,也不能形成一个集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止,不是特别突出。后来,教委重点投资重点校,逐渐地形成集团,当这个集团态势出现了,个性化的东西也就出来了,认为我可以独立出卷子了,可以拿我的这个去挣钱了。

我:您知不知道他们的这个核心机密,这个卷子能卖多少钱啊?

GZ:这个我可不知道,因为我没参与这个事。

我:我就一直很好奇,那像那种区里面模拟的卷子一份能卖多少钱呢?

GZ:一份的话,海淀也就五块钱吧,没多少钱。

我:现在人家不买啦,人家买黄冈的啊什么的,是不是?

GZ:因为这里面啊,怎么说呢,很多说不清的因素,黄冈呢就是因为数学竞赛,全国的数学竞赛得奖了,再一炒作。海淀从90年代中期之后,再没有出过什么书,没出书的原因呢,海淀的认识是这样的,认为这件事我已经走在全国前面了,这套书我有了,这个问题我不再做了。到现在为止,以海淀区的名义出的书,主要是我们的配套练习。

我:配套练习还出吗?

GZ:出,我们区自己还用啊。

我:就是列在那个一费制里面?

GZ:对。那就是我们的配套练习。

我:北京市好像没出。

GZ:没有。北京市原来是和北京的出版社合作,出专门的练习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那样。

我:后来没有了。

GZ:对,没有的原因就是教材不一样了,它这个反正有历史原因。

我:嗯,这个事情很有意思。

GZ:所以说每次出现一种新的现象,都是因为比如说政策的变化。

我:您知道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呀,就是后来老在说这个教育参考资料太多,学生负担很重,家长负担很重,然后就是类似像教研室啊什么的都不让出了,不让出了以后现在又出来一个问题,就是你这些正规机构不编了,它就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机构来编,编的反而不好,重复很多,错漏也很多,质量水平也不够。觉着这个事也是,原来是没有想到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