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课改重点内容是什么 > 珠算式心算教学实验若干问题探讨(第2页)

珠算式心算教学实验若干问题探讨(第2页)

三、“珠算式心算”对大面积开发儿童潜能的实验结果是否可信

有人说除了作为尖子的少数珠算能手即“小神算子”的竞赛成绩令人拍案叫绝之外,这个实验在普通农村学校的大面积丰收令人难以相信。我们对浙江慈溪市鸣鹤中心小学的调研发现,众多“小神算子”的出现,的确先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小规模的实验(吸收学校不同年级的17名学生参加)。经过两年实践,兴趣小组同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突出的是这些学生不因参加珠算式心算训练而出现偏科现象。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计算能力普遍提高,思维更活跃。于是在1988年秋,该校便在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中随即选取一个班开展“珠算式心算”教学的重复实验,并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范围进行可行性检验,着眼于大面积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已扩大到整个慈溪市城乡学校以及省内外众多学校。经过多年的实验,它的成效究竟如何呢?我们的研究报告(参见《教育研究》1993年第3期)中有两点结论值得关注。

第一,珠心算教学可以在一般农村小学(不必要求有特别好的条件),由一般的农村小学教师(不要求有比一般的合格教师高的学历,但要求有负责任的精神和事业心),对农村学校一般的班级和一般的学生(不要求智商特别高的学生或成绩特别好的班级)实施。它不要求其他学科为其让路,不要求学校其他工作服从于它,只要求给予理解和支持,却能迅速取得比人们平常所能预期要好得多的教学效果。

第二,儿童接受珠心算的教学和训练,逐步掌握珠心算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对他们的素质和校园气氛确实能发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智力水平。能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信心,能有力地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效率,改善思维的习惯,使他们变得心灵手巧,聪明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创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气氛。对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也有一系列积极影响,如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心,更好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等等。1991年,慈溪市再次邀请国内的专家、教授,组成一个高规格的专家小组,对慈溪市(不仅仅是鸣鹤小学)的珠心算教学进行鉴定,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同样的结论。

还有人提出,这种成绩的获得是以学生过度疲劳和教师过于辛苦为代价的。他们认为,学生训练时神经高度集中,训练量大,长此以往,难免会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量的、神经高度紧张的长时间训练,当然会对身心发育有影响,珠算式心算的训练量较大,但它是分散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并非大块大块的时间进行。课内训练时,考虑到这种教学较费神,因此训练时间往往在几分钟内完成。从实验班和兴趣小组的调查来看,学生们都很活跃,并不见得有过度疲乏的现象,且在身体发展的总体上优于普通班学生。至于说到教师过于辛苦,对没有接触过珠算式心算的教师,初听起来确实感到吃不消,但其实对掌握了珠算式心算教学方法的教师来说,其辛苦程度远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教师课外的作业批改量可大大减少,许多作业可当堂做好核对订正。教师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教案的设计和教学的研究之上。提高课内40分钟的密度,这是必要的,也是其他教师所要努力的。任何工作要讲究效率,教育工作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尚未完全掌握珠算式心算教学方法的老师,在起初阶段是要花一番工夫的。

总之,珠心算这一教学改革中的奇葩,至少在浙江省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人们欣喜地喻为这是对于“算盘、珠算这个民族珠宝的重新发现”。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向全省发出“把浙江建设成为珠算之乡”的号召。“三算结合”获得了新的强劲推动力,珠心算教学的影响迅速扩大,从省内到省外,仅以派教师来我省培训中心参加培训的,除本省11个市、地以外,迄今已有26个省、直辖市和民族自治区的数千人次。可以说,珠心算在浙江的生根和迅速发展,绝不是偶然的。因此,大面积丰收的实验成绩不是难以相信,而是基本上可信的。

四、将珠算式心算融入数学新课程是否必要和可行

事实证明:“珠算式心算”教学实验在儿童数学学习、智力开发和素质教育上优势突出,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学习推广之风方兴未艾,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已有一个世纪的改革实践,算法及教法已日臻完善,运用广泛,体现了我国古典机械数学的最高成就。目前,“珠算式心算”正结合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教育不断开拓,使中西方数学思想方法走向融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领导和专家对此还不理解,认为现在是普及电子计算机的信息时代了,难道还要教学生学这么古老、落后、应该进历史博物馆的打算盘吗?几篇文章几句话就把它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开除”了,致使国家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新课改未能给予“珠算式心算”在数学教育中应有的位置,所有版本的新课标实验教材都没有吸收“珠算式心算”合理改建数学教学知识结构,发挥它丰富的育人价值。我们经过多年多方的调查、反复论证,认为这一实验成果有必要而且也可以融入新课程的数学教育,能够在普通的学校通过普通的老师在普通的班级中对普通的学生加以实施,并能收到国家新课改预期的效果。

理由之一是,中华民族应该有一套合乎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教材教法。“珠算式心算”教学,是以珠算为基础,而珠算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一种算法,珠算与心算结合,成为博采众长的一种新颖方法。这种富于中国特色的数学计算方法,因为根植于中国土壤之中,必然会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被各地所普遍采用。同时鸣鹤小学的改革实验成果表明,珠算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之代表,在现代教育中尚有巨大的潜力可开发。“珠算式心算”教学这种新生事物,已经开始比较快地推行到浙江省内外的很多地方,这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而是它本身确实具有可提高质量因素在内。再加上非常适合我国国情和义务教育的性质与任务,所以能不胫而走。理由之二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了对“珠算式心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正在逐渐地理解和支持这一创造性实践,即对“珠算式心算”有合作的态度。因为在鸣鹤小学和其他地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人们经过摸索、修改,着手制订了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编出了暂用的教材,完善了经验型的教法,获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这正如我国教育界前辈沈百英先生曾经指出的那样:“那些自己不看也不试并持反对态度的人,看到了具体成绩,不再随口乱批评;那些怀疑的人,有了事实证明,无话可说了;那些观望的人,得到了领导上的支持,陆陆续续地准备上马试行了。这些都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好现象。”

显然,建立一套与现行数学新课标相吻合的吸收“珠算式心算”的实验教材,是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到目前为止,有关“珠算式心算”方面的书和教材已陆续出版过,但这些都没能进入新课标实验教材,还缺乏与现代数学知识结构的有机整合,大多只是作为一种心算技术进行系统介绍。鉴于这一情况,建议应组织专门人员和力量搞好教材建设。

算盘和珠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和对全人类文化的贡献之一,新颖独特的“珠算式心算”教学实验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创造性实验。我们欣闻2002年在北京成立了有16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的世界珠心算联合会,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也于2005年召开了“大力弘扬中华珠算文化机械思想”专题研讨会,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旨在联合科学史、数学史数学教育、珠算界各科的专家学者、有识之士合力攻关。同时,各地珠心算教改实验也在不断深化,使得珠算、算盘和珠心算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为此,我们建议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珠心算教改实验专家组,负责设计出将珠心算融入数学教育的新课标实验教材和周密的实验方案,让珠心算走进新课程,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慈溪市课题组。珠心算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力。“珠算式心算”教学实验效应的理论论证[J]。教育研究,1993,(3)。

3。上海珠算心算协会“大力弘扬中华珠算文化机械化思想”专题研讨会文件[Z]。2005。

4。刘力,边玉芳。珠算式心算的算法、教法及认知机制研究[J]。教育科学,2000,(3)。

5。边玉芳。一种教学方法的心理学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03,(8)。

6。邵宗杰。珠心算与笔心算[Z],1998。

7。沈百英。三算结合教学的昨、今、明[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2)。

8。刘力等。小学生珠心算教材教法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1998,(1)。

[1]作者简介:刘力(1956—),男,北京,汉族,浙江大学教育系教授,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实验与比较教育研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