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学历状况
(1)城乡小学教师第一学历状况
根据调查资料分析、与校长访谈,了解到城乡小学教师第一学历现状,如表13所示。
表13城乡小学教师第一学历惰况一览表
数据表明,农村小学教师第一学历基本以中专和高中为主,中专学历的教师占53。2%,高中学历的教师占29。1%,还有3。2%的是初中学历,大专仅占14。5%;县城小学和地市小学教师的第一学历以中专为主,均占到70%以上;省城小学教师的第一学历基本是以大专为主,占51。9%。可见,在教师的第一学历上,城乡小学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农村小学教师的第一学历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在城市学校中,县城和地市小学教师的第一学历组成比例相当,但与省城小学教师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信息通畅,很容易吸引高学历的人员,而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因缺乏吸引力,所以教师的第一学历普遍较低。
(2)城乡初中教师第一学历状况
表14城乡初中教师第一学历情况一览表
表14显示,农村中学教师的第一学历以中专为主,占62。7%,此外,大专占21。6%,本科仅占9。8%,高中占5。9%;县城中学和地市中学教师的第一学历水平基本接近,均以大专学历为主,本科和中专占有较小的比例,但也存在极小部分高中学历的教师;省城中学教师的第一学历几乎都是大专以上学历,仅有0。7%的是中专。可见,初中教师第一学历也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城市教师的学历起点高,是导致城乡教学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2。最高学历状况及最高学历获得途径
(1)城乡小学教师最高学历状况及获得途径
①城乡小学教师最高学历状况
表15城乡小学教师最高学历情况一览表(人数、百分比)
在表15中,从最高学历上看,城乡教师的最高学历与第一学历相比,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由农村学校、县城学校和地市学校、省城学校之间形成了明显的上升坡度。城乡学校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尽管农村学校教师在第一学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与城市学校间的差距却在加大,并且不合格教师所占比例仍接近三分之一。这可能与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地对教师的压力也会增大,这种压力就会转变成教师继续学习的动力,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提高学历。相反农村教师学历提高的幅度不大也印证了这一点。
②城乡小学教师提高学历的途径
表16城乡小学教师提高学历途径一览表(人数、百分比)
从表16看出,小学教师提高学历的主要途径是函授,而且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这种途径运用更为广泛。同时,电大也是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主渠道之一,而且是农村和小城市教师首选的方式,主要原因一是电大的费用较函授低;二是电大的文凭更易取得。
(2)城乡初中教师最高学历状况及获得途径
①城乡初中教师最高学历状况
省城初中教师的最高学历以本科为主,占66。0%,大专占28。1%,还有5。2%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地市和县城初中教师的最高学历以大专为主,分别是64。0%和71。5%;农村中学教师的最高学历以大专和中专为主,分别是25。5%和51。0%。
表17城乡初中教师最高学历状况一览表(人数、百分比)
从表17中的数据看,城乡初中教师的最高学历与第一学历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城乡教师最高学历的差距也在加大。此外,农村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最高学历为本科的教师却只占17。6%,还有5。9%的教师最高学历是高中,这部分教师学历低、年龄较大,又缺乏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对于农村学校而言,还要做好学历补偿教育的工作,做到学历补偿教育与学历后续教育两不误。
②城乡初中教师提高学历途径情况
表18城乡初中教师提高学历途径一览表(人数、百分比)
表18显示,函授是城乡初中教师提高学历的主要途径,而且城市教师比农村教师更愿意选择这种方式提升学历,原因与前面小学的大致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二)城乡中小学教师的职称结构
教师的职称结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队伍的状况。下面是本研究调查收集的有关城乡教师职称结构的数据。
1。城乡小学教师的职称结构
表19城乡小学教师职称结构状况一览表(人数、百分比)
表19的数据显示,省城小学教师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地市和县城小学教师的职称结构中,以小教一级为主,在65%左右,而农村小学教师职称结构中,未评级的人数达到54。8%,除了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多以外,农村小学教师评职称比城市小学难,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教师评职称都要求必须有科研论文,农村教师要么忙,顾不上搞科研、写论文;要么不会或不重视搞科研、写论文,所以就很难评上高一级职称。许多农村教师也以自己职称低为借口,不重视教学。这也是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此外,农村学校教师中未评级的比例较高。原因是从2005年起,每年都有支教人员,这些教师不参与当地教师职称的评定。
2。城乡初中教师的职称结构
表20城乡初中教师职称结构一览表
从表20可以看出,城市的初中教师职称结构较为合理,而农村学校中教二级、中教三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偏大,同时,农村、县城和地市的初中还从小学中调入一部分小教一级的教师补充师资。此外,这三种学校中未评级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未评级的教师由支教和试教的教师组成,主要是从2005年年初开始,为了缓解这些学校师资不足引进的教师,这部分引进的教师虽然年纪轻,但学历大都在大专以上,为这些学校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城乡中小学教师的所学专业与任教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