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视野课程简介 > 论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第1页)

论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第1页)

论“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1]

摘要: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让学习内容随学生学力差异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简言之,就是教师让学生“顺势为学”。其旨在让弱生上进、优生更优、全体学生齐发展;它营造以幸福指数、感情调节和师徒合作为标志的和谐氛围,建构由自学、互帮、释疑、练习、反思等环节组成的课堂形态,并采用了指导自学书、互帮显示板、信息沟通牌、问题跟踪卷和师徒合作制等辅助手段,为师生的幸福开辟道路。

关键词:自然分材教学自学互帮释疑反思师徒合作

在人文关怀思想普惠民众、教育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呼声日益响亮的今天,不少国家都在探索个别化教学模式,以便学生因情就学各得其宜。对此,有人感慨曰“近代教育革新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就是个别教学。为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全世界教育系统的技术越来越多样化”。自然分材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顺应我国教学实际而面世的。

一、“自然分材教学”的实质

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让教学内容随学生的学力差异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简言之,就是教师让学生“顺势为学”。这里的“势”既是学生的学力情况又是学生的自觉精神,以个体和群体两种形式存在。“顺势”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条件使他们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更好地发挥出来,自学互帮,把握机遇求发展。可见自然分材教学虽然吸取了因材施教和国外一些个别化教学理论的见解,但实质上颇为不同。

与国外个别化教学思想比较,可以看出自然分材教学有更强的人文性。也就是说,国外个别化教学思想大多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把教学看成纯技术问题,即忽略了教学中的感情投入或没有处理好教学中情与智的关系;二是教学活动大多比较烦琐,不是“推陈布新”,而是“留陈引新”,既增加了学生负担,又没让教师省心,因而难以大面积推广。

再与我国早期的因材施教思想比较,自然分材教学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不同:其一,因材施教是古代教学经验的总结,而自然分材教学要靠当代实践证明;其二,因材施教主要强**师的“施教”作用,而自然分材教学更重视学生的自学互帮;其三,因材施教主要是原则性建议,可操作性策略无多,自然分材教学建构了相对完整的操作体系。可见,自然分材教学与因材施教在科学性、主体性、操作性、实效性等方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而且,自然分材教学倡导了教学公平,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于自己的发展。它让弱生(通称后进生)享有与其他学生相当的教学资源。自然分材教学激励学生互帮,让学生在学业长进的同时,互助合作精神得到发扬。

二、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何具有科学性的教学形态必有理论的支持,自然分材教学当然不会例外。这里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假说性理论

即尚未经实践检验(故通常称假说)的理论,是设计自然分材教学的根据,也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的对象。自然分材教学的假说性理论体系是:

1。基本假说,教学就是解决问题,用适当方法解决问题,教学效率最大。从本质上看,教学就是从已知向未知进军。“未知”就是问题。学生减少一个问题就前进一步。

2。具体假说,大致有三:一是学生不明白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和老师没有针对问题组织教学,以致教学效率不高;二是教学中存在过多的无效或低效活动,使得师生负担过重;三是“以教代学”使学生能力越来越差。以教代学即教师代替学生做事,大量该学生自己做的事情,教师包办了。

分析起来,这些具体假说都围绕基本假说展开,成为自然分材教学实验方案的核心。

(二)现实性理论

即已经被实践证实且广泛运用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

1。理解理论。它揭示了教学领域中师生的自我理解和人际(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相互理解、教育主体与教育资源的理解,以及对这些理解关系的理解。由此形成的师生主体性、主体间性、反求诸己等理论,为自然分材教学中“反思”“互帮”特别是“师徒合作”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提供了依据。

2。感情理论。它阐释了感情在教学中的作用,对自然分材教学的主要影响在于,让师生知晓了感情修养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在教学过程中情智相长的基本原理如以情生智、养智富情以及运用感情的相应策略。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自然分材教学要求师生都做感情的主人,加强感情修养,注意感情调节,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向上求进的积极氛围中。

3。个别化教学理论。其两大流派对自然分材教学提供了丰富营养:一是“掌握学习的原理”,认为“每个学生应该获得公正的机会去达到他的学习目的……允许学习慢的学生达到目标的时间较多一些……并对用通常的学习方法没有获得成功的学生进行补习”。二是“继续进步的原理”,认为每个学生“都应当不停顿地向新的学习任务前进。学生不应当浪费时间去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学业,也不应当要求学习快的等着学习慢的赶上来才前行……并提供给他们能开拓学习范围的丰富活动,以超过较慢的同班同学”。这些理论直接演绎出自然分材教学的“问题跟踪”(掌握学习原理)、“知者加速”(继续学习原理)等策略。

三、自然分材教学的实践形态

在上述诸理论的指导下,自然分材教学的实践形态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人文背景

“幸福指数”“感情调节”与“师徒合作”是构成自然分材教学的三个主要的人文元素,是温馨而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的基础。其内涵可描述如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