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王本陆 > 论课程标准的命名(第2页)

论课程标准的命名(第2页)

(三)教学

教学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术语,在教育学术里,又因为教学法及教法二词的运用,使教学、教学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及教法等词,形成了一个语言家族。英文世界的教育学术,对教学的语义与概念是从这个语言家族来把握,它很明确地界定成“教的技法动作”,此时教学的语义与概念对许多人而言是很清晰的。不加深究时,中文教学的语义与概念,其实与英文teag无异。不过教学的语义与概念,仍有下列数项问题应思考确认。

1。中文的教学有两种语义和概念。中文特有的语文习惯,单字可以成意,双字词的语义可以是两个单字字义的叠加,另以成语“教学相长”为实例,我们思考“教学”时有两种语义和概念:(1)它可以专指“教(teastru)”。(2)它可以包含“教与学(teadlearning)”二事。如果从教与学的历程统合来说,王策三提出教学认识论,主张学生、课程与教师相互作用的三体结构。丛立新认为“在教学条件下教与学绝不是可分可合而是永远统一”。因此教学的语义和概念出现广狭之分,人们要小心确认运用的中文“教学”,究竟是什么意思。例如“改善教师教学”“小班教学”等是什么意思。敏感的读者亦可连带想到,目前教学原理、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词,其意义似乎只偏向教的方面,而忽略了学的方面。教学原理及教学模式英文字面上只有teag,因此专门讨论教的方面并无疑义。然而就中文而言,若认定教学指“教与学”时,这些名词的意义就似乎是名实不符了。

2。teastru之别。目前常用且被译为教学的是两个英文单词teastru,究其语义二者仍有分别,下表区别二者的一些差异。

表1teastru二词运用的差别

使用teag这词来描述的情况多半是要教导学生去欣赏与理解,较多时候允许学生自主发挥,学习的结果较为开放与不限定,学习的过程较变动而非限定状况时等,反之则用instru。如果用目标来模拟时,二者的区别一如“非行为目标”与“行为目标”。许多时候使用teastru的人也未必做如此的区分,另有一些人虽认知teastru都是指“教”“教导”或“教学”,仍会区别二词使用于两类不同的教与学情况。当英文teastru存在这种语义分别时,我们中文“教学”也要反映这种分别。然而中文“教学”非但不是兼指教与学,不是兼指教导原理和学习理论,不是兼指教师教导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有时还如同一些英文世界的人士对应于instru而非teag。目前香港与台湾常见的“课程与教学”系所,通常就译为英文的“curridinstru”。

3。教学(instru及teag)的各种宽窄语义和概念。教学经常被视为教育方法,有时还被看做教法的同义词。然而教育方法、教法或教育方式,它的内涵有广有狭,概略的区别有下列三种。

(1)不限教材且较广义之教学:如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

(2)不限教材且较狭义之教学:如讲述式教学、建构式教学、发现式教学、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

(3)不限教材且极狭义之教学:如教的技法动作如发问、对答、板书、说故事等。

若从分科教育角度来思考,另有一类教学是因应特定教材且较为狭义之教学,例如数学科建构式教学、自然科发现式教学等。明显地,不限教材且较广义之教学,往往已提升至教育的阶层,它的施行涉及学校体制与运作的大幅度调整,进行教学时亦往往要对各学科或教材加以规划安排。反之,不限教材且极狭义之教学,也正是我们说的较狭义的教法,教学的语义和概念,已窄化到教师对学生的施教或教授的作为、动作与技巧。许多人认知到的教学,经常是较狭窄的语义和概念,而非宽广的语义和概念。

(四)课程

课程是近百年盛行的术语,因为它的出现,亦造成今日一些概念上的争议,除了它自身定义未明产生争议外,课程与教学间的争议一直未曾中断。课程概念的演进有几点应特别留意。

1。课程原意即解答教什么的问题。19世纪斯宾塞在《何种知识最有价值》一文里用了curriculum这个术语,时至今日众多教育哲学专著,都把课程视为是“教什么”问题的解答。一般社会大众亦是如此,认为学校教什么及学生在学校学什么或上了什么课,就是课程概念本质内涵所在。

2。狭义的课程概念。历来教育活动中教了什么,经常以学科或教材来说明,于是狭义的课程概念,就是把课程视为学科或教材,扩大来说即预期要学习的知识、活动与经验,或预定的方案学程(program)。杜威(J。Dewey)于1902年在《儿童与课程》一文里,提及的课程是相对于儿童经验,课程代表社会文化,简单地说,此时杜威所指的课程就是狭义的课程。

3。广义的课程概念。20世纪初,美国一些人士对学科、学科教育及学科课程不满,于是把课程重新界定成学校指导下学生获得的(真实)经验的总和,于是课程概念在内涵上大幅扩充,形成了广义的课程概念。

4。广义的课程概念产生的两点争议。广义的课程概念于20世纪30年代已提出,当时在美国教育界就已产生争议,焦点有二:价值性和历程性。(1)所谓价值性争议,一如质疑杜威的学者指出生长可向坏的方向,批判杜威教育如生长比喻。因此广义的课程概念,允许课程能包含负面不当的学习,亦受到质疑批判,毕竟学生到学校是去学好而非学坏。(2)所谓历程性争议,受到当时强调活动和经验历程的教育观与哲学观的影响,课程不再只是内容,同时也包含了活动及方法。于是广义课程概念内涵扩大,包含了教的成分。喜欢广义课程概念者,会认为它是进步且能解决狭义课程概念引起的诸多问题,反之,质疑广义课程概念者会视之为课程概念不当的越位与泛化。

5。当前课程学术界与一般人的相异观点。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这种把课程界定成真正学习经验及学校学习的所有结果,持续存在于课程学术界。接纳进步主义教育观、开放教育观、隐蔽课程观、再概念课程观(receptualism)及批判学科课程的学者,皆倾向广义的课程概念。他们着重课程的动词currere意义,并检讨课程的名词curriculum意义。反之采纳泰勒理念(Tylerrational)者及一般社会大众的主张,则倾向狭义的课程概念,二者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表2广义与狭义课程概念的比较

学习、教育、教学与课程这四者的定义与关系存在许多的歧见与纷争,也反映了人们对学习、教育、教学与课程这四者语义和概念的不同界说。虽然大家可以坚持不同见解,但是努力厘清后,有时可以适度地化解掉一些不必要的争议。人们对于学习、教育、教学及课程这四个概念的内涵欠缺共识,连带地出现许多不同命名以及命名上的争议,最后也造成命名亦无共识可言。

四、教学及课程之复杂关联

(一)教什么与如何教之分别

长期以来,区别教育的核心问题时,可以确定有两个属性不同但密切关联的问题:教什么与如何教。教什么涉及教材(不是物质性的材料或教具),而如何教则涉及教法。在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第十三章教法,开宗明义地指出教材与教法是统一的,因此教材和教法不能相互独立。如果教材与教法又对应到课程与教学,于是概略地说,课程与教学间存在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课程与教学分立且互动关系

(二)先谈教什么后想如何教

许多时候思考教什么会先于思考如何教,可能原因有四:(1)人们会以为先决定了教的内容,再谈如何教授给学生是一种顺向的思考。(2)教师授课时,也多半会把思考焦点放在教什么,再去想配合的师生活动。(3)西方19世纪中学和小学学校教育成型,当时先被关注且有争议的是教育内容及科目问题,而非如何教的问题。(4)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往往是先有被交代要教授的方案学程(即教材或课程)。于是教育界习惯的术语是“教材教法”而非“教法教材”,先谈教什么后想如何教,此时教法的概念已被窄化,许多时候还附属于教材之后。于是在这种状态下,先课程后教学成了合理的思考方式。下图说明了课程与教学的先后关系。

图2课程与教学的先后关系

(三)广义的课程概念包含教学

当狭义的课程概念被批判,进而发展出广义的课程概念时,这一改变使课程不再只是关于教育内容及教什么的概念,广义的课程概念使课程既是处理教什么同时也处理如何教的概念,课程既是教育内容同时也是教育方法。大家仔细地思考,即可发现广义的课程概念已把教学(teastru)含括于其内。目前可以说是广义的课程概念及狭义的课程概念并存于世,人们对何谓课程依然未形成稳定的共识。二类课程概念与教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3广义的课程及狭义的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四)美国教育案例形成课程与教学先后关系

美国在20世纪中有几件重要的大事,助长了课程与教学的先后与内含关系。

1。专门学系成立。在1938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成立了课程与教学学系(DepartmentofCurriculum&Teag),这是美国第一所以Curriculum&Teag为名称的学系。这使得课程与教学两个学术研究领域,从整体教育学术及师范教育中分化出来。此后北美与中文世界不断出现课程与教学学系、研究所或学位学程,但是英文名称多半是CurridInstru而不是Curriculum&Teag。这些名称的使用,加深了人们对“课程与教学”语文上的熟悉和适应。

2。重要学术专着。课程与教学自成一领域后,至今有一本影响深远的小书,即泰勒(R。Tyler)于芝加哥大学的授课讲义,并由芝加哥大学在1949年出版,书名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iplesofCurridInstru)。该书提及课程学术的四个重要方面,就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来说,它有四点值得注意:(1)书名用instru而非teag。(2)书名强化了“课程与教学”术语。(3)书中采取狭义的课程概念,视课程即学习方案,而且是先课程编制再教学,明确将教学视为课程实施的作为。(4)书中并不多谈教学,但课程学术的第四个重要方面的评价,却是在教学之后进行,形同教学镶嵌入课程发展流程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