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社会情感的教案 > 使用指南(第5页)

使用指南(第5页)

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坦诚地表达,创造性地探索。

(10)适当

教师的指导需要适可而止。指导太少,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指导太多,又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以及学生对教师的完全服从和听从。

2。学习过程

每个学年共设有七个专题,每个专题下分别设置3~4个主题。根据该主题与专题内容的联系程度以及与学校已有工作的关联情况,这些主题被分为核心主题和扩展主题。教师需要完成全部核心主题的教学任务,并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完成扩展主题的教学。

每个主题相当于一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根据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特点,每个主题的具体学习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热身活动

教师通过游戏、故事、图片、舞蹈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进入本主题的教学场景,放松身心,做好学习和体验的准备。同时,所开展的热身活动还需要与本主题的教学内容建立联系。

(2)主题导航

在正式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向学生清楚地介绍预期学习结果,以不同年级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陈述学生将会学到什么,并一起想出成功的标准。

(3)探究与体验

教师通过若干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发展社会情感能力。体验和探究的问题多是开放式的,即使教师认为答案有可能是固定的,也应该首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并提供证据和例子支持他们的意见。除了学生自主探究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合作过程中理解他人、融入集体,并发展必要的社交技能。

(4)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主题的核心知识点,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做必要的引领和提升,并通过绘制本课概念图、写出本课的学习成果等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并在教学结束之前,通过积极的方式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描述个人的学习体会、是否达到了预期学习结果、对本节课的反馈等。社会情感学习的学习过程如图0-1所示。

图0-1社会情感学习四环节学习过程

本套教学用书在每个主题的学习过程描述中,既介绍了该环节的实施过程,又提供了详尽的教师用语以及给教师的教学提示。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用书中的学习过程描述,完成每个主题的教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不同,面对的学生也不同,在实际操作中,不推荐教师逐字逐句读出教材中的教师用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3。教学活动组织

该套教学用书的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每个主题的教学以热身活动为开端。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经验,圆圈游戏是在社会情感能力教学过程中使用较多的热身活动组织方式。

圆圈游戏是指所有的参与者围坐成一个圈,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和其他人进行眼神接触。围坐成一个圈的动作强调团结和平等,并体现出同等责任的概念。教师与学生一样坐在圆圈中,扮演的是促进者而非说教者的角色。在组织圆圈游戏时,教师要注意保持热情,时刻与学生有良好的眼神交流、积极地倾听,并在必要时重复或反馈学生的发言;保持轻松活泼的氛围,有效地给予学生鼓励,并积极应对消极氛围。

学生在圆圈中可以进行游戏、讨论、分享情绪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均应掌握如下基本规则。

·发言前先示意,或者只有手持“话筒”(可以是任意物品)的人才能发言。

·其他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

·发言内容要积极向上。

·只说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例如,“我发现……的时候好困难”而不是“他发现……时好困难”)。

·不说出名字,只说有人,如“有人欺负我”。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圆圈游戏中分享的内容是要保密的。如果讨论的内容令学生感到不安或不愿分享,教师不应强迫学生分享。

圆圈游戏的组织过程如下。

规则:教师提醒学生在圆圈游戏中要运用到的看、听、说、想和全神贯注的社会情感能力。教师要在圆圈游戏中运用非语言的和语言的表扬。

热身:学生围成一个圈,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

开放:这是圆圈游戏的核心。

庆祝成功:认可自己或他人的优点和贡献,并给出或接受积极的反馈。

4。教学评价

本套教学用书并没有安排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专门评估,而是在每个专题的概述中都描述了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够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我们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清晰地介绍预期学习结果,并和学生一起制定成功的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估。对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监测和评估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不需要纠结于一节课、一学期就能精确评估学生的发展程度。对于能够达到预期成果的学生,我们建议在全校集会活动中安排专门时间给予表扬和鼓励,这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他们正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技能,并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庆祝自己取得的进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