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善待受欺负者
·学习成果
我知道欺负场景中的欺负者、受欺负者和旁观者。
我能告诉你受欺负者的感受。
我能善待受欺负者。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课前教师运用网络或其他路径充分收集热身活动所需的图片、声像素材;准备好《小林和文文的故事》资料;准备好学生合作探究所需的大白纸与彩色笔;为“谁参与了欺负”选择安全、适宜的情景体验场地。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在本节课中需要在知道什么是欺负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辨欺负场景中的欺负者、受欺负者以及旁观者,能体验受欺负者的感受。教师理解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难过宝宝。
主题导航:辨别生活中的不快乐。
探究与体验:《小林和文文的故事》;生活中的欺负现象;情景体验:谁参与了欺负?
总结与反思:受欺负者的感受。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难过宝宝(5分钟)
教师收集有关小动物悲伤、失落、孤寂、沮丧等各类情景的图片、声像资料,课前为学生播放5分钟视频。
“同学们,你们喜欢身边可爱的小动物吗?(列举将呈现的动物名称。)你们知道吗,它们也有受到伤害、不快乐的时候。”
(二)主题导航:辨别生活中的不快乐(3分钟)
“同学们,了解了刚才的图片(或声像)资料,我们都感觉到了小动物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学生列举出来。)可爱的小动物常常遇到烦恼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呢?虽然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快乐和幸福,但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我们一块儿来了解下小林和文文的烦恼吧。”
(三)探究与体验
1。活动1:《小林和文文的故事》(22分钟)
学生阅读主题资源《小林和文文的故事》的第一部分并思考相关问题。
“在阅读《小林和文文的故事》之后,第一,你是否认为小林和文文受到了欺负,为什么这样判断呢?第二,小林和文文受到的是哪种类型的欺负?第三,你认为哪一种欺负是最不好的?为什么?请学生分组讨论并举手告诉老师。”
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教师提醒学生使用判断欺负的三个标准,注意以下关键词或句:“持续”“故意”“一个人更强大或更有权力”。
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以下方面:
小林:“身体伤害”“拿走钱财”“损害他的东西”。
文文:“推倒”“取笑”“排斥她”“说难听的话”“假话”,等等。
2。活动2:生活中的欺负现象(25分钟)
在完成活动1的基础上,学生继续思考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