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社会情感课 > 主题二 换个角度看问题(第1页)

主题二 换个角度看问题(第1页)

主题二换个角度看问题

·学习成果

我知道人们不可能总是用同一种方式看问题。

在发生冲突时,我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教师在教室中准备出一定的空间,保证学生能自由活动;在教室中间画一条线或者贴一条线;准备用于展示图片和问题的幻灯片;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剪出来两只“大脚印”。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教师了解本节课是“争吵与和好”学习专题中的二年级第二课。皮亚杰认为在7~11岁这一阶段中,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二年级的学生是完全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教师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看问题,而且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理解冲突。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你在哪儿?

主题导航:你能看到什么?

探究与体验:角色扮演;换个角度。

总结与反思:“大脚印”换位法。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你在哪儿?(5分钟)

在教室中间画一条线,告诉学生,当游戏开始的时候,学生们需要选择自己站在这条线的哪一边。右边代表一种情况,左边代表另一种情况,他们觉得自己符合哪种情况就站到哪一边,如果觉得都不是,可以站在中间。例如,左边代表“我是男生”,右边代表“我是女生”,那么同学们就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站在右边还是站在左边。

在每一轮游戏中,教师会给出两种不同的情况。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发现,我们和别人有很多相似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相似让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但是不同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如果所有人都喜欢或者擅长做同一件事情,那这个世界该多无聊、多枯燥啊!”

1。教师在教室中间留出一块空地,保证学生可以站得下,并能够自由移动。

2。教师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个活动没有什么正确答案,不用想太多,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去选择就可以了。

(二)主题导航:你能看到什么?(5分钟)

教师请同学观察两张图片。(参见本主题资源)

每当教师展示一张图片时,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如果大家描述的图片是不同的,教师问一下为什么大家看到的是同一张图片,但是描述的却是不同的东西。

“从同样一张图片中,我们看到的东西却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看的角度不同,或者观察的方向不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