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 四访谈法的步骤(第1页)

四访谈法的步骤(第1页)

四、访谈法的步骤

访谈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访谈计划、访谈实施过程、访谈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一)设计访谈计划

设计访谈计划阶段主要包括:明确访谈目的、访谈问题的设计、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确定访谈对象并与其确立研究关系。

1。明确访谈目的

明确访谈的目的是对事实的了解,还是对态度、意见等的调查。在访谈设计时,首先需要将一个较为笼统的、大的研究目的分解为具体的问题,并提出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各种具体假设。即提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大问题,然后再将大问题分解或提炼出几个小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明了回答研究问题、检验研究假设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

2。访谈问题的设计

访谈问题的设计是访谈法中的核心内容,在确定访谈研究的具体目的和研究变量之后,就需要考虑选择访谈问题的具体类型、拟定具体的访谈问题和反应方式、确定访谈问题的编排顺序等。访谈的问题一般都是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的设计要关注到大问题、小问题以及具体的提问与研究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周全,是否紧扣研究主题。

拟定具体的访谈问题,要根据访谈目的来进行,每一个问题都要满足某一研究变量操作定义的有关要求,成为某一变量的具体度量指标之一。问题要简单明白,易于回答;提问的方式、用词的选择、问题的范围要适合被访者的知识水平和习惯。问题设计要具体,如有可能,可事先发给每人发言讨论的提纲,让他们事先做好准备,并约定好访谈时间和地点。访谈的措辞要有技巧,一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问题的提出,提问时不能提带有引导性的问题,也应避免被访谈者难以回答的问题;其次是问题的表达,要清晰明确,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最后是问题的说明,尽量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对某些特殊用语要进行解释或说明。

3。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对访谈内容充分熟悉,选择访谈样本,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的信息,协商访谈相关事宜,选择好合适的访谈时间与地点。避免只凭主观印象进行访谈或谈话者和访谈对象之间进行毫无目的、漫无边际的交谈。关键是要准备好谈话计划,包括关键问题的准确措辞以及对谈话对象回答的分类方法。也就是说,要事先做好如下准备:①谈话进行的方式;②提问的措辞及其说明;③必要时的备用方案;④规定对访谈对象回答的记录和分类方法。

目前往往出现的问题是,访谈时总想跳过制订谈话计划这一步,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事先准备不充分,因而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事实上,访谈计划关系到各研究阶段获得何种问题的研究资料,关系着整个研究是否能有条不紊地展开。一个不愿思考问题、不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在访谈工作中是很难有成功的希望的。

4。确定访谈对象并与其确立研究关系

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访谈对象。访谈对象的确定要严谨,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是:对关键信息提供者进行访谈。访谈对象确定之后,研究者需要与具体的受访者建立研究关系。

(二)访谈实施过程

访谈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效度问题。访谈时最容易发生的状况是受访者回答不真实,所提供的回答或是一种偏见或故意掩饰,这种情况下,访谈的效度就有问题。其原因是受访者的偏见、防御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施访谈时,要注意其中的艺术。正如福勒(Fowler)所言,访谈应注意五个方面:研究的目的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问题如何提出;如何试探不适当的答案;如何记录所提供的答案;访谈进行过程中的人际互动如何应对。

访谈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访谈内容的记录、访谈进程的控制、访谈结束。

1。访谈内容的记录

在访谈中如何正确、高效地记录谈话内容,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结构式访谈的记录只需按照规定的记录方式,把被访者的答案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问卷上即可。非结构式访谈的记录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笔记;二是录音。笔记一般不会遭到访谈对象的拒绝,但较难记下访谈对象所说的每一句话。录音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录音转为文字资料,工作量也十分巨大。记录时尽可能地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以便事后进行补充记录时身临其境地回忆当时受访者所说的原话。需指出的是,做访谈记录时不能只是摘要式地记录,如果可行,还要有效记录受访者的表情、动作、身体语言等信息。同时,记录不能改写或删减受访者的回答,力争保持对话的原貌。对于遗忘的内容,不能随意按自己的期望或模糊的印象来补白。

2。访谈进程的控制

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从而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控制。访谈者要善于运用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为防止被访者出现反应效应,访谈者可先用非正式谈话沟通感情,创造畅所欲言的气氛。访谈者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其中关键是以诚相待,热情、谦虚、有礼貌。为了给被访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要善于沟通,消除误会、隔阂,形成互相信任、融洽的合作关系。访谈要按计划进行,目的明确,问题要集中。视具体情况,也可根据调查研究的需要临时提出提纲上没有的问题,让被访者作答。

3。访谈结束

这是访谈的最后一步,如果需要,还应为再次访谈做好安排。此外,访谈者对访谈结束和告别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的回忆。这既是对访谈者职业道德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也对研究工作具有直接意义。

(三)访谈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通常情况下,为深入分析研究结果,需要首先使用编码系统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和推论,同时将其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

【案例】

迈克尔·罗西(M。A。Rossi)曾对“数学教师管理人员”做过一项个案研究。他对各位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上司及与管理人员一起共事的教师们进行了访谈,各访谈对象的访谈问题不同。以下是一份用于与管理人员一起共事的教师们的访谈提纲。[1]

说明语:(从提及校长领导的介绍开始)这是一次了解情况的访谈,不是对你、贵校的课程设置或校领导进行评价,我想大致了解一下贵校数学课的教学情况。我重点想了解的是你和其他人在数学课教学中得到了什么帮助,我想知道的是从……至今的情况。我有一些具体的问题要请教。

第一,背景。

(1)姓名。

(2)职位名称。

(3)简要介绍你的工作、你是干什么的、和谁一起工作。

(4)你教书教了多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