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陶行知研究中心 > 中美教育交流史缩影克伯屈日记中的陶行知等人102(第9页)

中美教育交流史缩影克伯屈日记中的陶行知等人102(第9页)

马里恩现在的作息时间有变动,星期二、星期四6点15分起床,7点15分出发。我呢,则是7点半或45分甚至8点才起床,以确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阅读新邮件,直到11点还未动笔写东西。我应该而且必须做得更好。

写第九章,大部分时间是在修改昨天所写的内容,很累。

3点半朱启贤先生和崇女士(Heleng)过来,谈了很多事。我放弃了从美国人那里筹钱的想法,按理说以其地位应该得500000美元,但至多只能拿1000美元。他深表同意。我们商定10月2日8点开会,至于地点,如他建议,或在我家或在杜威教授家。

与米勒夫人交谈,虽然没有先生陪伴,但有女儿在,她也很开心。

6点半与张彭春及夫人、董女士(1922—1923年是我的学生)一起乘美国海军部的小车前往第51街的扬子中国餐馆。人还未到齐,胡吉(Huge)先生和夫人(胡吉先生是美国州政府部门的成员,其夫人在求学时与陈衡哲很要好)、任鸿隽先生和夫人及他们17岁的儿子一会儿才到。张彭春亲自为大家服务,很愉快地听任鸿隽发言。10点回家。

9月28日

星期六

将信件给福加特夫人复印。帮马里恩将她借的书还给师范学院图书馆。去银行,结果发现铁将军把门。这才想起6月到9月周六不开门。得知从10月1号起将发行新邮票,于是买了100张5分币的航空邮票。

写第九章,进展不大,很泄气。继续整理。睡觉。

6点15分任鸿隽先生和夫人来用餐:鸭、甜西红柿、烤土豆等,看来他们很喜欢。陈衡哲说话颇多,不过很有趣。她说美国在中国播撒的种子还很少,正处于孕育时期。陈衡哲送给马里恩一块相当不错的精致的刺绣品,我们给他们看收集的花瓶和一些古老的图片及书柜中意大利文版本书籍,还有些我环游世界的图片。他们颇感兴趣。

10月2日

星期三

做各种琐事。心情不是很好。编辑《教育哲学》目录。米尔斯(Miers)博士来看我。

艾迪校长接受了马里恩的辞职信。马里思写信回复,我对她写的回信提出修改意见。从专业的角度看,我认为她有百分之百的理由反对艾迪和哈里斯。

10月8日

星期三

去银行。写信给富兰克林夫人,同意接受她提出的为贝宁顿学院的晚宴作演讲。打电话给杜威,以没有他我们将无从工作为由说服他接受陶行知纪念会主席一职(起先他拒绝了)。

10月25日

星期五

写第十章。两点与萨拉(Sarah)吃午饭,2点半刘易斯(Lewis)来,2点40玛格丽特和玛丽来,2点50他们与萨拉一同告辞。3点半去看杜威,告诉他尼西莫特的朋友希望能翻译他的《学校与社会》一书,杜威表示同意。我告知他的著作翻译成西班牙文的进展,顺便提及亚伦(Aaroni)女士准备拜访他并与他谈论陶行知博士一事。

睡觉。整理账本。

11月1日

星期三

看来昨天的选举共和党出人意料地胜出,我们感到很遗憾。9点15分去杜威家,接着一同去了达特茅斯展览馆。馆长约翰·皮尔森(JohnPieson)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哈德利·康特尔(Hadleytrell)对实验及其蕴含的社会心理之意颇感兴趣。杜威对此深表满意,提出要再看一次。我只好独自回家,12点50分到家。

给森瑟瑞(sori,先前的学生)发消息,当时他正在为其创办组织的纪念日而忙碌。将手表欲航空邮寄,自从10月1日起它的行走极不规律。但是当我打包时,邮局的人却告知太小了不予受理,真令人沮丧。

8点,陶行知纪念委员会集合计划12月9日的公众会议,亚伦女士的发言给我印象最深,可以说她是生活教育的极力倡导者。

11月7日

星期四

修改即将在陶纪念会上的发言稿。下午将手表带至快递局,结果得到的答复是因为罢工事件的发生他们不能在纽约市内办理邮递业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