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陶行知研究中心 > 中美教育交流史缩影克伯屈日记中的陶行知等人1(第1页)

中美教育交流史缩影克伯屈日记中的陶行知等人1(第1页)

中美教育交流史缩影——克伯屈日记中的陶行知等人[1]

威廉·赫德·克伯屈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主要阐释者。其首创的设计教学法曾在许多国家流行。

克伯屈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民国时期教育家陶行知、蒋梦麟、张伯苓、陈鹤琴、凌冰、张彭春、郑晓沧、庄泽宣、俞庆棠、邰爽秋等人都曾受教其门下。其设计教学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在中国中小学广为流传、推广,对当时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1927年和1929年,他曾来华考察讲学,所作演讲被多家重要刊物连载,后被汇编成《克伯屈讲演集》公开出版,风行一时。

克伯屈有写日记的习惯,且保持多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图书馆特藏室现存有其47册日记,起于1904年,止于1951年,每年一册。每册日记均为16开本,一律黑色硬版封面封底,格式整齐划一。每册末尾附有克氏自己编写的日记索引(包括人名索引和事件索引),颇便于查找。这可能与克伯屈受过严格的社会科学训练,有史学癖好,并希望有朝一日这些日记能公开面世有关。这些日记在记录克氏日常生活、学习、教研工作及其所思所想的同时,也记录了当年美国教育界的诸多重大教育事件、运动和思潮,以及克氏与国内外教育界许多重要人物的来往情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也记载了许多克氏与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中国学生和民国时期中国政界、文教界头面人物的交往情况,以及他对亚洲和中国当时社会、文化和教育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与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说,克氏的日记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育史和中美教育交流史的缩影,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值得研究美国教育史和中美教育交流史的学者高度重视。

2000年12月至2001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周洪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访问研究期间,逐日阅读了47册日记,并在该院图书馆特藏室主任门特(Ment)博士、师范学院中国教育中心主任、知名美籍华人曾满超(M。g)教授及其博士生安娜(AnnaHann)女士、翠西(TracyDye)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将有关内容打印成册带回中国。本文就是经过译者整理的部分日记。

1917年

3月23日

星期五

今天我很高兴,因为终于有了一个休息日,可以思考论文中的问题,并系统地予以整理。虽然这样做有点费劲,但会使论文的目的性更强。

下午看了很多文章,将此前未看的也接着看完了,之后列一表格出来,以便解决所有遗留的问题,同时将要做的事也列入其中。

玛格丽特(Margret)的老朋友、为人和蔼的安妮·罗丝·墨林(AnnieRoseMoulin)夫人来访,准备在我们这里小住几日。

晚上,思考问题特别是考虑蒋梦麟的论文。他论文的原创性工作究竟做了多少,我发现自己难以做出判断。

3月24日

星期六

在家轻松工作了一会儿,随后去银行和办公室,与一些人分别进行了交谈。与斯特瑞格·伯鲁姆(StragerBornum)女士谈她的西部橘园实验学校;与瑞贝格(Reibeig)谈帮助赫尔伯特(Hulbert)先生;与哈特(Hunt)女士交谈,她希望做一个实验,并决定以此作为衡量自己取得进步的标准之一;与霍华德·爱乌德(HowardAtwood)教授谈剑桥大学。我就我所看到的为他分析了形势,并告诉他在此情况下制定一个准则是多余的。他与我争论了半天,最后不得不承认我对形势的分析是正确的。我承诺我会给霍金(Hog)夫人写信,对此他深表同意,并请求我将信件的复印件给他一份。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学校事务处于危险之中,我不愿意惹“火”上身。

下午返回办公室,径直走向我的办公桌。与哈特·汤姆林逊(HuntTomlinson)交谈。今天下午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好的天气,但我还是决定回家继续工作。南部的天气的确很柔和,今天恰好是春天来临的第一天。写信给霍金夫人和孟禄(Monroe)教授,就蒋梦麟论文一事商谈,建议将考试日期定为3月25日。

3月25日

星期五

参加三位博士生的考试:米德(Mead)、福特威尔(Fritwell)和蒋梦麟。米德的论文做得很好,不过统计表做得稍微差些;福特威尔也做得不错;至于蒋梦麟的论文则有些问题,其论文以中国和西方的教育哲学为基础,这让人难以作出判断。他的教育知识似乎流于表面,尽管许多人对其论文纷纷摇头,但最终还是勉强通过了。

8月2日

星期四

天气仍旧热得让人感到窒息。昨天晚上比前天晚上稍微好一点,但依旧糟糕透顶。

与教育学244班就研究的差异性展开讨论,进展缓慢。但是在这种天气下进行称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有几个人告诉我他们从这堂课中获益很多。

在办公室做事。接着与教育学241班在441室讨论民主与教育、民主与学校的问题,相当好。天气依旧糟糕。

参加了陶行知的博士学位考试,他准备回中国完成其博士论文的写作,待完成后再寄回来以获得认可。应该说他做得还是不错的。

一场雷雨使天气稍微有所好转。

思考教育哲学中的一些问题。

9月27日

星期四

开始上课,与教育学441班相约在236室,有37人在场。看起来这的确是一个优秀的团体,我想我能与他们愉快地相处。他们中间有一个叫张伯苓,是中国中学教育界极为重要的成员,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一个人。其他学生中不乏教育领域的人士,甚至还有传教士。这与乔治亚州许多人给我的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整个上午呆在办公室。

下午与教育学243班的学生会面,有80人。看到有这么多人,我很高兴。但在我讲个人的冒险经历时,很显然我犯了一个错误,结果因此使学生们不能畅所欲言。我真有点担心最初的讨论不能如我所愿进行下去。

晚上参加了一个包括男女生在内的童子军会议,院长对此极为热心,说5至10年将如何如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