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陶行知研究在海外 > 中美教育交流史缩影克伯屈日记中的陶行知等人102(第1页)

中美教育交流史缩影克伯屈日记中的陶行知等人102(第1页)

中美教育交流史缩影——克伯屈日记中的陶行知等人[1]02

收拾行装,付钱62。90元,小费6元,花一元钱叫了一辆福特牌汽车,我们两个于6点半去了尼普斯家(基督教青年会成员),在那里我们共进午餐。午餐过后,我们去了美术院校,在那里我做了关于纪律和性格的演讲,观众不多,但都很注意倾听。我很满意,然后提出一些问题,看到了罗立森(Rollison)博士,威拉德·赖恩(WellardLyon)博士和妻子,雷斯(Lacy)及夫人和其他人匆匆赶往海关,10点半与林肯校长共进午餐。我们找到了一间高级包房,感到很满意。

10月19日

星期六

约8点起床,看到朱先生(L。T。Chiu)及夫人,戴维和其他人上船。在船上还见到肖特威尔,威尔斯,安韦斯一家(theUnwins),韦伯斯特,李尔博士(Dr。Lill),阿尔斯伯格一家(theAlsbergs),迈克唐纳(J。G。Mald),洛克菲勒。船只9点出发,很晚我们才进入海域,迈克唐纳,戴维,朱,韦伯斯特交谈,看来蒋介石和冯玉祥摊牌的时候到了。戴维认为起初情形对蒋介石不利,但似乎最后的胜利属于他。最大的困难是派系相争,我们讨论政党重组会沿好的方向前进的可能性,但前景看来不甚明朗。

陈问我,对于张伯苓出任计划委员会主席有何看法,我表示赞同(正如对卡特一样,我对朱夫人开玩笑说我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人),部分因为我认为他会带给中国尊严(戴维将会辞去主席一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日本人);部分因为我相信他会理解小组讨论的想法和方式,陈很好问(我担心这会让他推迟会议),后来戴维告诉我,墨勒·戴维斯(MerleDavis)给他打来电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愿望:希望张伯苓能当选主席。我们讨论了这件事,戴维接受了这一意见,决定打电话给张伯苓,让他尽快在23日抵达奈良,因为这里急切需要他。我让戴维放心,因为我确信美国泛太平洋会议顾问代表会对这一选择坚决抵制,如果戴维采取这些步骤,我将电报信息作了大致勾勒,最后戴维表示,美国可能会建议政府派一位与怀特爵士(SirFrederichWhite)相当的人物到中国来,让我考虑一下此事,我问他肖特威尔如何,他表示同意,但显然不是很热心。

和安韦斯谈话,发觉她很让人愉悦,她请我去东京妇女俱乐部做演讲,我欣然同意。不过得向费尔普斯约定时间。

10月20日

星期天

天气不错。海浪发出的隆隆声影响了我,回到特别舱房睡觉,隆隆声渐退。与一个人交谈,此人直率地说他曾游历中国南方,发现那里变化惊人。几千年前需要6或8周的航程现在只需要一天或一天半。

与马里特·库特姆(Maritimes)交谈,他告诉我,中国面临的困难应该被及早认识到。他还说,三个年轻的中国人与他一道被海关派往美国一年研究此问题。

我忘记说我已被告知。中国学生在海外学教育,现在已不可能得到奖学金,无论是来自清华大学还是政府部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正饱受批评,从那里来常是一种障碍,这使我很苦恼。我被告知,部分偏见是因为郭秉文来自清华大学。

10月24日

星期四

很忙。就计划中的食品和人口问题向相关人士咨询,苏鲁米(Tsurumi)和我一起做了关于机器时代和传统文化的演讲摘要。和全体委员商讨,忙得要命。戴维来问我有关观点,我建议他同格尼(J。D。Green)谈谈,因为他可能是最好的人选。苏鲁米和我谈了一会,我们的计划委员会成员有:卡特主席,秘书处的鲁米斯,澳大利亚的卡特瑞斯(A。H。Charteries)教授(长得很胖),英国的汤因比(Toyubee),加拿大的内尔森(Nelson),中国的陈(L。T。,暂时替代陶行知),苏鲁米(我的老朋友,檀香山的计划主席),新西兰的莱姆(G。Lam,工作勤奋且聪明)。

10月25日

星期五

整天下雨,委员会艰难的一天。我被大家选举为讨论专家。我帮忙使轮廓成形,以使这些专家更好讨论(有表格的指引)。尼西莫特安排我在收音机里要做的关于世界和平新哲学的演讲,我必须在今天写完以便他能在星期天早晨之前译出。

10月29日

星期二

委员会照例在午饭后1点45分开会,苏鲁米在我之后,我们仍采取公开讨论的方式,总体上比较成功。末了,有人提议继续讨论工业化这一问题,对此我颇感满意。

就中国问题和委员们展开讨论,我逐渐喜欢上了马特索卡(Matsuoka),他直率地告诉我,当中国被日本强加给21条时,他是驻华盛顿日本大使馆的秘书,日本大使没有被告知,马特索卡起初也是通过从北京到华盛顿邮局的电话中得知情况的。当他告诉大使时,大使不相信。坚持认为他的政府不会那样做。后来消息得到证实,大使感到很惭愧,告诉布莱恩(Bryan)他不参与发表意见,成为日本在凡尔赛的代表。他拒绝为21条润色,隐入幕后。面对批评和指责回答说这仅仅意味着将日本进一步拖向泥泞之中,利用战争形势提出这样要求的政治家简直愚蠢到让人难以言说。这可以说是最坏的外交政策之一。马特索卡极力主张:日本政府部门中长官要求对和约做一定的修改(他告诉我他已提倡过这种做法),但是他所说的并不能影响掌权者。总之,马特索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晚上应艾默特(Emmerto)夫人之约,玛格丽特和我、澳大利亚的一位代表一起用餐。我坐在加利福尼亚的亚历山大(Alexander)女士与纽林·罗威尔(NewlinRowell)夫人之间,后来当我们听肖特威尔关于现代化时代的演讲时,赫尔塞(Hailsham)坐在我们之间,我和她之间很快熟悉起来。这比我料想的要迈进了一大步。肖特威尔的演讲做得非常好,他认为他现在正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成为主导,甚至艺术也比先前有所扩展。

11月3日

星期日

在洛德·海尔曼(LordHailsman)主持下的关于满州问题的圆桌会议开端便不怎么样,因为海尔曼的经验太少,这使他不适合主持这一会议。我们几乎未取得进展。在某种程度上,我发现自己已游离出会议之外,我自己也弄不明白原因,感到很遗憾。下午在一个大寺庙附近,会议成员拍了合影,我站在最前面,这让我很吃惊。斯图特和我们一起用餐,我很喜欢他。在我眼里,他对中国形势的看法远比我要好。他能用一种大家的眼光来看问题,同时对许多细节性的问题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中国目前的困难在于蒋介石提倡武力和公众的声讨之间的矛盾;他很同情公众这一方,毕竟他们是最有希望的现代化准则的代表人。

晚上我们就满州问题展开了讨论,劳恩却用人口运动的讨论将此话题岔开,而马特索卡则用一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在发言稿中,他声明日本的立场。随后胡适作了演讲。在印象中这可以说是整个会议中最雄辩的一个。尽管比喻的力度不大,有些地方缺少流畅性,但是在攻击日本的“与中国合作”上是强有力的。很明显他所说的极大地吸引了那些未站在反对立场上的人。日本人感到自尊心受损了,洛德·海尔曼以以前的管理给了马特索卡否定回答。马特索卡表示抗议,洛德·海尔曼做出回应,答应在明天的圆桌会议上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尼托比在指控胡适方面完全丧失了理智,戴维不得不将他们隔离开来,我们对此表示担心。

11月11日

星期一

与斯图特谈中国形势。与福(PhilipFu)谈论梅兰芳去美国旅行一事,他说梅兰芳在我们走后打来电话,对于未能给我们邀请函感到很遗憾。他给我们带来了他的照片,福和梅的。我建议福去哈切尔·休斯(HatcherHughes)家和奥斯特兰德女士家看看。我开始意识到日本人太正规了,如果是我们的话,一定会要求全副武装的。

10月20日

星期四

早早去师范学院和教育学200班见面。中国教育协会的明先生带一中国访问学者来见我,爱伦(IreneNo)女士——佛罗里达大学的哲学博士(先前在这里求学,后成为岭南大学教员)来看我。她很能干,很有魅力。我邀请她到家作坐坐,她愉快地答应了。坎德尔博士对“有机心理学”表示不满,引发了一场争论。我认为由坎德尔引发的批评所组织的网还未形成。与第一部门约定吃午餐。回家睡觉。

3点10分我主持了设计会议,霍切尔(Hawchel)女士作了报告,讲得很好。回家休息,6点半吃饭。在沙发上休息,与玛格丽特讲话,做各种杂事。写信给温德特(Wendt)先生,哀悼其妻子(我先前的学生)的逝去,同时也对她在休斯顿的父母表示安慰。

10月23日

星期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