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陶行知研究在海外 > 从教育到政治 陶行知与大众思想1(第3页)

从教育到政治 陶行知与大众思想1(第3页)

[2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84页。

[23]陶行知的观点呼应了也反对白话的瞿秋白的观点。瞿和陶都反对五四运动中的精英主义。

[2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2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887-890页。

[26]德·弗朗西斯(DeFrancis):《中国的民族主义和语言改革》,纽约,八角书局,1972年版,第55-84页,第110-120页;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59页。

[27]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59-562页。

[28]迄今为止我还没有陶行知受王艮影响的直接证据,我推测他很有可能通晓王艮的哲学观。希望进一步的研究将会把这种联系理得更清楚。

[2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52—653页;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3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页。

[31]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第2版),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页。

[3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科所:《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84-385页;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80页。

[3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80-182页。

[3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80-182页。

[3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80-182页。

[3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85-187页。

[3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87页。

[38]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3页。

[3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40]辛元,谢放:《陶行知与晓庄师范》,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7页。

[4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42]梁漱溟:《梁漱溟教育论文集》,上海,开明书局,1945年版,第130页;《考察江浙乡村师范教育报告书》,广东省教育厅,1929年版,第35-39页。

[43]辛元,谢放:《陶行知与晓庄师范》,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8-33页;童富勇,胡国枢:《陶行知传》,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115页。

[44]童富勇,胡国枢:《陶行知传》,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2页;夏蒙文(译音):《回忆晓庄》,载《陶行知一生》,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33页;《考察江浙乡村师范教育报告书》,广东省教育厅,1929年版,第17-18页,第25-27页。

[4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46]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53-266页;查尔斯·赫福德(CharlesHayford):《心向人民:晏阳初和乡村中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179页。

[4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53页。

[48]查尔斯·赫福德(HayfordCharles):《心向人民:晏阳初和乡村中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7-53页。

[49]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165页。

[50]戴伯韬:《回忆陶行知先生》,哈尔滨,光明书局,1947年版,第3-4页。

[51]戴伯韬:《回忆陶行知先生》,哈尔滨,光明书局,1947年版,第6页。

[52]梁漱溟:《梁漱溟教育论文集》,上海,开明书局,1945年版,第127页;《考察江浙乡村师范教育报告书》,广东省教育厅,1929年版,第17页。

[53]辛元,谢放:《陶行知与晓庄师范》,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4页。

[55]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2-163页。

[5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

[57]童富勇,胡国枢:《陶行知传》,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136页,第137页。

[58]陶行知先前在蒋介石来晓庄视察时就触怒过他。陶因为忙而没有出来迎接蒋,只是派了一个学生接待蒋的巡视。可以想象,蒋因受了陶的怠慢而心中不快。陶与冯玉祥的关系密切,这也在蒋的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59]同一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七个著名领导人被拘捕,幸运的是,逮捕事件发生时陶行知正在国外。

[6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83页。

[6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序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