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大学书法教学心得体会 > 第三节 行书的临摹要点(第1页)

第三节 行书的临摹要点(第1页)

第三节行书的临摹要点

一、王羲之《兰亭序》

(一)作品简介

《兰亭序》是史上最著名的行书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王羲之则为他的诗作集当场作序,此时天朗气清,人境两悦,王羲之又趁着酒兴,这篇序稿遂一气呵成。此文稿记叙了兰亭周围的山水之美及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据说,王羲之酒醒后多次反复书写,都未达到此文效果。唐太宗李世民尤其喜欢这件作品,并命弘文馆冯承素等人双钩填墨,摹成副本,并分发给诸王近臣。相传原作已殉葬昭陵,今以冯承素摹本“神龙本”为最佳。

(二)临摹要点

临摹《兰亭序》要把握其用笔细腻、妍美流便和结构欹正相间、气息古雅的特点。按照点、横、竖、撇、捺、挑、折、钩八种基本笔画,讲述有代表性的写法,以作为初学者入门的向导。

(1)点。

短点:分两种形式,一种为上挑点,一种为下带点。上挑点即向右下露锋入纸,随即向右上挑出;下带点即向右下露锋入纸,顿笔后向左下出锋收势。

长点:其形如楷书中的反捺,下笔轻,多露锋入纸,渐行渐按,回锋收笔。

(2)横。

短横:露锋向右上方起笔,轻按即向右行笔,回锋收笔。

长横:露锋起笔,下按后提笔调锋向右,收笔前略顿,回带。

(3)竖。

弯头竖:露锋轻入笔,右下转,稍顿再下行,藏锋收势。

带钩竖:顺势起笔,至末端稍顿向左或向右提笔出锋。

(4)撇。

短撇:露锋起笔,轻顿后提笔向左下快速撇出。

长撇:露锋起笔,行笔中直行,稍带弧形,末端收笔缓缓出锋。

(5)捺。

平捺:起笔藏或露,向右缓行,取平势,渐按出锋收笔。

斜捺:露锋起笔,顺势右下,边行边按,驻笔平收。

(6)挑。

起笔承上,稍顿,转锋向右上挑出。

(7)折。

横折:露锋起笔,右上行渐按,驻笔转锋向下。

竖折:承上势起笔,轻入纸,渐按驻笔,转锋向右行。

(8)钩。

平钩:竖画至末端稍顿,蓄势向左钩出,钩脚稍长。

竖弯钩:起笔承上势,行笔至末端重按,再向右上提笔出锋。

二、颜真卿《祭侄文稿》

(一)作品简介

“安史之乱”期间,北方多数郡县纷纷沦陷,颜真卿和他的哥哥颜杲卿,侄子颜季明、颜泉明高举义旗,起兵讨伐安禄山叛军。

因寡不敌众,颜杲卿父子双双被害。三年后,颜真卿派人去寻找颜季明遗骸却只找到了其头颅。在万般的愤怒与哀思之中,颜真卿写下了这篇不朽之作《祭侄文稿》(图8-23)。《祭侄文稿》以圆笔中锋为主,用笔圆厚遒婉。苍劲有力,率真质朴,渴笔与浓墨对比自然而强烈。

图8-23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二)临摹要点

临摹《祭侄文稿》时,应注意在笔法上用笔涩劲、圆厚,率意而有法度,墨法上理解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的特点,章法上行的疏密、空白的大小以及真、行、草相间的布局要悉心体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