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大学书法课教程 > 第三节 行书的临摹要点(第3页)

第三节 行书的临摹要点(第3页)

(6)挑。

起笔承上,右下驻笔,调锋向右上迅速提笔出锋。

(7)折。

横折:起笔承上,右上行,渐按,顿笔调锋向下。

竖折:露锋轻入纸,渐按,顿笔调锋向右行。

(8)钩。

平钩:下笔承接上势,竖画末端轻顿,蓄势向左钩出。

竖弯钩:下笔承上势,行笔至竖的末端调锋向右行笔,至末端轻顿向右上钩出。

四、米芾《蜀素帖》

(一)作品简介

《蜀素帖》(图8-24)为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名作,有“中华第一美帖”之誉。米芾书自作诗八首,计71行658字,原作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气势却不受局限,率意放纵,曲尽变化。其字形秀丽颀长,随意布势,不衫不履。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米芾的书学,大致经历了颜、柳、欧、褚和“二王”。宋元丰年间,米芾在黄州拜谒苏轼,苏劝其学晋,成为米芾书学的一个转折点。从《蜀素帖》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米芾已融汇集古,自成一家,形成了不同于晋人平和简远的书风。

图8-24米芾《蜀素帖》(局部)

(二)临摹要点

(1)点。

上挑点:露锋向下入纸,顿笔后转锋向右上提笔出锋。

下带点:承上笔轻快,转锋向左下撇出。

长点:起笔承上势,入纸后向下渐按,收笔处轻轻提起。

(2)横。

短横:露锋起笔,向右下方起笔后稍按,转笔向右上行,至末端自然收笔。

长横:有切锋和回锋下笔两种。向右上行笔,末处轻顿,或回锋向左下,或回锋向左上。

(3)竖。

悬针竖:露锋起笔向下行,行笔过程有时略带弧意,末端重按再轻向左下带出。

曲头竖:写法源于“二王”或褚遂良,轻起笔,转向左下并发力,自然收笔。

(4)撇。

多为露锋起笔,势足力匀,或快收或慢提,偶有撇如兰叶。

(5)捺。

本帖中的捺画多以反捺形式出现,偶有近楷的捺法。其中走之底的平捺别具特色,起笔重按或右行,似横行。

(6)挑。

承上起笔,轻顿后提笔向右上出锋。

(7)折。

横折:露锋承上势,右上行,调锋转下行。

竖折:起笔承上轻入纸,渐按,调锋稍提向右行。

(8)钩。

平钩:起笔接上势,行至末端稍驻,蓄势左上钩上,钩脚稍长。

竖弯钩:起笔接上势,行笔至竖末梢驻转锋向右后直接勾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