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留守儿童 教育 > 策略四 自然灾害防范(第2页)

策略四 自然灾害防范(第2页)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户外,这时候你应该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1)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2)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布墙的建筑;避开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

(3)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比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比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5。在野外怎样避震?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野外,这时候你应该:

(1)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如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2)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3)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三)强震过后被掩埋如何自救?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抢救,对于减少死亡意义重大。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信念,稳定下来,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设法脱险。如一时不能脱险,不要勉强行动,应做到:

(1)保持呼吸畅通。设法将双手从压塌物中抽出来,清除头部、胸前的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开身边的较大杂物,以免再次被砸伤,或被倒塌建筑物的灰尘呛闷发生窒息;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和头部。

(2)保持存身空间。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扩大活动空间,设法脱离险境。记着朝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但是千万不要使用明火(以防有易燃气体引爆),尽量躲避不明因素。

(3)保持体力。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4)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如果受伤,要想办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二、雷雨

雷雨被联合国列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每年我国因雷击闪电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不容低估。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一种声、光、电的气象现象,主要发生在雷雨云内部及雷雨云之间,或者在雷雨云与大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我国雷暴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雷击会造成建筑物发电、通信和影视设备的破坏,引起火灾,甚至毙伤人、畜。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容易遭雷击,儿童在雷电大作时,要学会安全防范,保护好自己。

(一)雷雨天在户外要注意什么?

(1)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户外空旷处,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要靠近电线杆、高塔、大树、烟囱等物体,至少保持2米的距离。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该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体覆盖在地面上,因为雨水也能导电。

(6)躲避雷雨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要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击时,说明正处于接近雷暴的危险环境,这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最好使用塑料雨具。

(8)不要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要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要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不要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被雷电所伤。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开,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中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在这附近的人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逃离现场。

(二)雷雨天在室内要注意什么?

(1)应注意关闭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雷侵入。

(2)切断室内家用电器的电源,并拔掉电话插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