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内容 > 策略一 家庭安全(第2页)

策略一 家庭安全(第2页)

2。让孩子知道不可以用沾水的手触碰电器或者用湿毛巾擦拭带电设备。

3。让孩子记住,家用电器通电后一旦出现火花、冒烟或烧焦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切断电源。

(二)一旦发生触电事故该怎么办

触电后,要马上切断电源。具体做法是:

1。关闭电源:拔掉电源插座、闭上开关、拉断电源总闸。

2。挑开电线:当人体被下垂的电线击倒,电线和人体连接紧密,暂时无法找到开关时,救助者可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塑料绝缘体上,用干燥的木棒、扁担、竹竿、手杖等把电线挑开。

3。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如果懂得一些急救知识,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同时紧急呼救,请人帮助拨打120等急救电话。然后,在场救助者应将患者移到安全地带,松开他的上衣领口和腰带,使其平躺着,让头部向后仰,可以的话,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通畅。若伤者一旦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施救者应立即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坚持到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

注意:

触电者身边若有救助者,救援的人绝不能用手去接触触电者,这样不仅使触电者再次充当导体增加了电流的损伤,而且使救助者自身的安全也会受到电击的威胁。

三、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有两类:误食有毒食物或者吃了过期变质产生毒素的食物。出现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地呕吐和拉肚子,同时肚子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四肢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休克。

预防误食过期食品

资料链接

食物中毒是指人吃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疾病。食物中毒包括化学性食物中毒和细菌性食物中毒两种:

◎化学性食物中毒症状

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指一些有毒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农药和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所致。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特征主要有:(1)发病快。潜伏期较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也有超过一天的;(2)中毒程度严重,病程比细菌性毒素中毒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3)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多为误食或食入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而引起,其偶然性较大。

◎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这类食物中毒的特征主要有:(1)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季节,一般以5~10月份最多。一方面,由于较高的气温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内人体防御能力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而常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2)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蛋类等;少数是植物性食品,如剩饭、糯米凉糕、面类发酵食品等;(3)抵抗力低的人,如病弱者,老人和儿童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急性胃肠炎症较严重,但此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较低,愈后良好。

(一)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1。尽量不让孩子接触到鼠药、农药等。农村里经常将鼠药与食品拌在一起来引诱老鼠,有些鼠药、虫药看上去就像是彩色的糖,这样很可能会引起儿童的误食。所以成人一定要注意将鼠药、虫药或者农药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并且反复提醒孩子哪些是鼠药、哪些是农药。

常用药品最好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如上锁的橱柜、抽屉内,一些常用的家庭化学用品,如洗涤剂、洗发水和煤油等,也应避免随意放置,并提醒儿童注意,以避免其误服。

2。不让孩子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与我国农村大多数老人一样,负责照顾留守儿童的老人在生活上一般都非常节俭,又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往往不太注意食品的安全和卫生,如不太注意给孩子吃的食品是否过期、发霉、变质了;生的熟的食品经常混放在一起;水果即使有些腐烂,只要将腐烂处削去就行了……这样的做法,特别是在夏天,很容易引起孩子食物中毒。

3。食物吃以前一定要清洗。给孩子吃的食物要尽可能清洗干净再吃,家里的案板、刀、碗、筷、锅等等,应保持清洁。

4。注意食物的加热和冷藏。一般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其最适于生存繁殖的温度在4℃~65℃之间,所以没吃完的食物应注意保存好,有条件的可放入冰箱,没条件的也尽量放在家里比较阴凉的地方。再次吃这些食品时,一定要加热煮沸,以免食物中毒。

5。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正规出产的食品,都会在外包装上印有生产日期、质量保质时间等文字说明。建议孩子在购买零食时,注意查看文字说明。看看哪一天生产的,哪一天过期,保质期有多长,从生产到吃这一天,一共过了多少天,是否过期了。有的食品,没有注明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建议不要购买;另一方面,如果别人送了没有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的食品或零食,建议不要吃。

(二)发生食物中毒后该怎么办?

(1)吐出来。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取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也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拉出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超过2小时,且精神尚好,可服用些泻药,促使有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3)解毒。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性服下。如果感到孩子中毒较深,那就应尽快送往卫生所或医院治疗。

(三)怎样预防农药中毒的发生?

在广大农村地区,农药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是取得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亦会污染环境和农畜产品,造成人、畜中毒或死亡。儿童生性活泼,好奇心强,喜欢“探究”陌生的事物,留守儿童更是缺乏成人看守,稍不留神,农药便有可能成为夺取他们生命的“杀手”。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识别农药,并了解农药,并了解误食农药的危险性,并提醒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在预防农药中毒方面注意以下几点。

1。家中的农药要妥善保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并教儿童识别什么是农药,告诉他们误服农药的危害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