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内容 > 策略一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第1页)

策略一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第1页)

策略一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儿童良好的卫生状况和习惯,是保证其身体正常发育和成长的关键因素。但是,留守儿童的卫生习惯和状况并不乐观。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孩子们多由老人和亲戚抚养,监护人精力、体力有限,也常忙于自己的农活和琐事,并且自身的卫生观念较差,因此留守儿童的卫生状况无人管理。另外,留守儿童可能还需要代替父母帮助老人干家务,或者是代替父母照顾弟弟妹妹,负担明显加重。一方面,留守儿童自己没精力顾及卫生;另一方面,老人们也难以保证给留守儿童及时换洗衣服,督促他们勤洗脸、洗澡、洗头等。由此产生的不良卫生状况和习惯不仅不利于留守儿童维护充满生气的个人形象,更重要的是可能会给各种疾病带来可乘之机。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帮助留守儿童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学生需要知道的卫生常识

(一)勤洗脸、睡前洗脚

人的面部分泌的皮脂和汗液比其他部位多,而且沾上尘土和脏东西的机会也较多。有的农村儿童只有早上洗脸的习惯,没有晚上洗脸的习惯。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必须洗脸的习惯。而且平时在饭前和劳动之后也要和洗手一样洗脸,防止吃东西时细菌与食物一起进入口内。

脚上汗腺多,加上穿着鞋袜,容易产生臭味脚汗,而且鞋内的温度适宜于细菌繁殖,不讲究卫生便会长“脚气”、“脚癣”。睡前洗脚可以除去脏东西和臭气,同时还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清除疲劳,给大脑皮层良好的影响,促进睡眠。所以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

(二)早晚刷牙

我们吃完食物后,会有不少残渣在牙齿上,留在牙缝里。晚上睡觉时口腔闭合,唾液分泌减少,加上口腔温度合适,牙缝里的残渣就会在口腔细菌作用下变酸,使牙齿缺损、疼痛,破坏牙齿功能,影响消化吸收,并可能引起儿童龋齿、牙髓炎、根尖病,甚至引发心脏病、肾病、风湿病、败血病等各种可怕的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和睡前不吃东西的习惯。小孩子自觉性差,不爱刷牙,不少小孩子常常在父母、监护人的催促之下,仍然找出各种理由,逃避刷牙,相比而言,缺乏父母监护人监督的留守儿童就更难以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了。

1。刷牙要注意什么?

●牙刷的选择:小孩用的牙刷不同于成年人的牙刷,我们要选择刷头小、刷毛软、刷毛末端经过磨圆的牙刷,否则会损坏牙龈。

●刷牙的时间: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的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牙膏的用量:每次刷牙用黄豆粒大小的量就够了,以免误吞,导致摄入过量氟。

●刷牙的方法与步骤:

刷牙操:早起晚睡要刷牙,正确方法请记下,顺着牙缝往外刷,除尽牙缝饭菜渣。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每个地方五六下。里里外外都刷刷,牙齿洁白人人夸。

按照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各部位重复刷8~10次,刷完后要彻底用清水刷掉牙刷上的残留物并甩干,然后放入漱口杯内,刷头要朝上,要放在干燥通风处,还应定期更换牙刷,当刷毛已倒伏、卷曲,失去清洁作用时应当废弃更换。

2。漱口要注意什么?

●每次吃完东西都要漱口,不要偷懒,或忙于其他事情而不愿漱口。

●要用清水漱口,不可用饮料漱口,慎重选择漱口液。

●要通过鼓腮、舌的运动等让漱口水到达口腔的每一个角落,并停留一定的时间,多为30秒。

(三)勤洗手、勤剪指甲

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手能为我们做很多的事。在做事的同时,手也会沾上很多的细菌,在做完事情后都要洗手,尤其是吃东西之前一定要洗手,这样就能防止把细菌带入口中。洗手要用干净、流动的水,洗手时最好用肥皂,把手掌、手背、手指全洗到,特别是指甲缝更要洗干净。洗手后要用干净手绢、毛巾擦手,不要在衣裤上擦手,以免再次弄脏手。另外手指甲最易藏污纳垢,是细菌繁殖的好地方,所以培养儿童勤剪指甲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只有保持手的清洁卫生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

1。什么情况下应洗手

饭前便后应洗手;吃东西前应洗手;劳动后应洗手;玩游戏后应洗手;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触摸传染病人的东西后应洗手;从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拿碗筷前应洗手。

2。洗手的步骤

洗手有六个步骤,尽量不要漏掉其中任何一个: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

第二步,用手心搓洗手指缝(双手交叉相叠);

第三步,手心对手背搓洗手指缝,左右手相同(双手上下相叠食指交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