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陶行知研究所 > 晓庄一岁节选1(第2页)

晓庄一岁节选1(第2页)

(三)凡学校具有下列资格,经本校考察核准后,皆得为本校特约中心学校。

(甲)实行教学做合一。

(乙)教师有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

(丙)校址设在乡村或小镇。

(丁)经费节省,效力充实。

(四)本校对于中心学校履行下列之义务:

(甲)中心学校校长研究费每月补助四元至拾元。

(乙)中心学校教师研究费每月每人四元,以有指导能力者为限。

(丙)中心学校所需图书仪器及其他工具,得视各校需要由本校依据财力酌量购置借与各该校使用。

(丁)中心学校需要学术或其他方面之补助时,本校视能力酌量补助。

(五)特约中心学校对于本校履行下列之义务:

(甲)指导本校师范生或艺友在各该校实行教学做,每次人数视各该校容量而定。

(乙)联合研究乡村学校问题每月开会一次。

(丙)每学期之终向本校书面报告一次。

(六)本校与每一中心学校应立合同,双方各执一纸,共同遵守。

(七)订约每期一学年,续约与否于满期一月前商决。

10。中心学校为试验乡村师范实施各项教学的中心,此中办法是怎样的?

简单地说,就是中心学校的教学做怎样进行,试验乡村师范的教学做就怎样进行。比方,樱花开时,中心学校的教学做要以樱花做个中心。樱花的故事,樱花的歌曲,樱花的自然研究,樱桃的栽培方法,樱花仙子的表演游戏等等材料,小学教师可以向商务、中华、世界或其他书局所出版的种种儿童读物里去找;但有找不出来的,也有找得而不甚适用的,我们就得自己去编制。这编制的责任就得由留在师范部的指导员和学生负担了。我们比在小学实习的同志,为前线的战士;在师范部研究的同志为后方的防军。战士是冲锋陷阵,直接与敌人应战。后防的人则供给子弹运输粮食,接济前线的种种需要。前后联络,内外呼应,则前方应敌的战士,实力充足;后方做研究接济工作的人,也不致茫然无标的。小学的课程有语言文字、公民训练、算术、自然研究、农艺,及音乐、图画、游戏等目,师范部师友也就各就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接着小学所有的各种项目选取一种或两种,分任研究工作了。此外,我们要师范部的每个指导员指导一个同学,单身匹马,去办理一所单级小学。吉祥庵、万寿庵、三元巷、和平门、黑墨营这五所小学都是这样创办出来的。我们还要每星期开一次小学活动设计会。会期在星期日的下午,这时候,各小学放学了(我们的各中心小学都只星期日的下午放假半天)。开会的时候,师范部的全体师友与各中心小学的全体教师(特约中心学校除外)都是参加的。除讨论各中心小学所提出的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外,还请有专家讲演;所讲演的材料常常与所讨论的问题互相联贯。这个会的意义很重大,前方实习的人,有困难问题得所解决;而后方研究的人,也从此可以明了各中心小学的实际情形。我们还想把这个会的范围扩大,请附近所有的乡村小学教师都来参加哩!

11。你们的教育方法怎样?

我们的教育方法,不是教授法,亦不是教学法。只是生活法。教育是生活。怎样生活,就怎样教育。

12。什么是生活法?

生活法就是“教学做合一”。

13。“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与实施怎样?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寻常学校总以为教师是教的,学生是学的,而校工及事务员是做的。学生入校就是入学,就是来学的。学生总是不教亦总是不做,他们是要待将来才去教去做的,教师教的是书本,学生学的也是书本,他们以为书本之中自有真知识在。姑无论书中所记述所推论的,是否为真知识;即便是真知识,而学者无实际的经验仍不足以了解文字所代表的事实的意义。以书本为知识,以读书为教育,因此学校成为传递伪知识,制造书呆子的场所,而教育成为摧残儿童,贻害社会的事业。我们以为这样的教育,不能普及;便普及了,亦非国家之幸,民众之福。这就是教学做分离的教育所必至的恶劣的结果。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应当合一。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比方,种田是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是在水里游的,便须在水里教;烹饪是在厨房做的,便须在厨房教。总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亦不成为学,所以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

教学做在文字上是有三个名称,实际上只是一个活动。同为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比方,我在扫地是做;我因扫地而得知如何扫法,才可使灰尘不致飞扬,才可使地板更为清洁;并得知扫地是一件劳苦的事,我每天扫一刻钟的地已觉劳苦,平常的校工要每天扫三点钟,四点钟的地必是更为劳苦。从此,我对于校工,不肯骄慢。因扫地而增进我整理清洁的能力,改变我处世待人的态度,这便是学。因为我扫地,我的同事同学也格外乐于扫地;我扫得干净,我的同事同学要和我比赛更求干净,这就是教了。扫地是做,因扫地而增长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态度是学;因扫地而使人发生影响,改变其行为,就是教:其实为做,为学,为教,只是一个活动而已。

而且我们认为教师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教师可以教学生,学生亦可以教教师。教师不必全知全能,即不必全是教人而不向人学。学生有一得之知一技之长的,在那所知所长的事物上,他就可以教人。我们知道,六十岁的老翁,可以向三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大学的教授也可以向乡间的农人学许多关于农事的知识与技能。会的教人,不会的向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为什么学校之中,教师只教学生,学生不可教教师呢?我们的学校,没有教员,亦没有职员,只有指导员。指导员可以指导学生,亦可以指导其他指导员。同时,学生也可指导指导员并指导其他同学。农艺指导员就指导我们全校师友的农事,拳术指导员就指导全校师友的拳术。其他若国语、医药、音乐、图画、生物等事,也无不如此。同学之中,有长于织袜的,就指导我们织袜;有长于养蜂的,就指导我们养蜂;有长于烹饪的,就指导我们烹饪。而且我们的同学,国文好的,就可以批阅其他同学的日记。

至于教学做实施的具体规划,请参看敝校所订教学做大纲草案。恕不在此细述……

[1]选自李定开编:《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上),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