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2021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幼儿园 > 第二节 育人为本的幼儿观(第3页)

第二节 育人为本的幼儿观(第3页)

按照《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幼儿享有的基本权利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幼儿的权利反映了幼儿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是幼儿作为主体的一种资格,是被社会意识或社会规范认为是正当的行为自由。

3。幼儿作为权利主体的特殊性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幼儿权利的行使需要社会的教育和保护;第二,幼儿作为权利主体拥有权利,但不连带与成人一样的责任和义务。

三、“育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育人为本”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和“育人为本”既是一种社会发展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思想,二者密切联系。

1。从社会发展思想看,“人的全面发展”与“育人为本”都是科学发展观所表述的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里,育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出发点和目标的关系。育人为本是出发点,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因为人是出发点;育人为本,就一定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上。如果不能够育人为本,那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根基;如果不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育人为本便是没有结果的口号。

2。从教育思想看,“人的全面发展”与“育人为本”是素质教育观所表述的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素质教育确定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在这个战略主题中,也是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科学发展观,同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观相统一。只是作为科学发展观中的人,同素质教育观中的人还是有所不同的,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是人民大众;素质教育观中的人,特指学生。因此,“以(育)人为本”在教育活动中,也就是“以学生为本”。

(二)“育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1。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幼儿

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发展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特点。在教育实践中要杜绝只重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的片面做法。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要求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尊重幼儿的感受,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鼓励幼儿进行创造。

经典例题

2012年单项选择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说明教师要( )。

A。对学生因材施教

B。对学生严慈相济

C。尊重和欣赏学生

D。团结和关心学生

【答案】C

【解析】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和上进心,说明要尊重和欣赏学生。

2。公平公正地对待幼儿

公平公正地对待幼儿,即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状况等歧视幼儿。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自觉学习,提高修养;平等地对待幼儿;一视同仁;实事求是,赏罚分明;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3。尊重热爱幼儿

尊重热爱幼儿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①尊重幼儿的人格;②关心幼儿;③要爱而不溺,严而有格。

4。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要求教师从幼儿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育教学,使每个幼儿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①深入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幼儿个人特点和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寓“育人为本”于丰富多彩的保教活动中。

5。树立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的意识

“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强**育以服务幼儿为前提,为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服务于幼儿的身心,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②服务于幼儿的学习;③服务于幼儿的生活;④服务于幼儿的终身发展,使教育成为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增强幼儿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