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真题幼儿园 > 第二节 逻辑推理与论证(第3页)

第二节 逻辑推理与论证(第3页)

②如果p,则q;如果p,则非q;所以,p一定不成立。

例如,如果你是诚实的革命者,那么你就不能说假话;如果你是诚实的革命者,那么你就不能隐瞒自己的过错。你或者说假话或者隐瞒自己的过错,所以,你就不是诚实的革命者。

二难推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推理,实际它是一个判断,即q和非q。

2。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的概念。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这种推理的推导方向,是由个别到一般。

例如,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2)归纳推理的种类。根据前提所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把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①完全归纳。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如下:

S1是P,S2是P,S3是P,……,Sn是P,S1、S2、S3……Sn是S类的全部个体对象,所以,所有S都是P。(S表示对象,P表示属性)

例如,已知欧洲有矿藏,亚洲有矿藏,非洲有矿藏,北美洲有矿藏,南美洲有矿藏,大洋洲有矿藏,南极洲有矿藏,而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是地球上的全部大洲,所以,地球上所有大洲都有矿藏。

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是:在前提中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因此,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运用完全归纳推理要获得正确的结论,必须满足两条要求:在前提中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前提中对该类事物每一物件所做的断定都是真的。

②不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部分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都具有该种属性的结论。不完全归纳推理包括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

a。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又称之为简单枚举法,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个体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逻辑推理。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如下:

S1是P,S2是P,S3是P,……,Sn是P,S1、S2、S3……Sn是S类的部分个体对象,所以,所有S都是P。(S表示对象,P表示属性)

例如,地球与月球之间是相互吸引的;太阳与地球之间是相互吸引的;太阳与月球之间是相互吸引的;木星与卫星之间是相互吸引的;太阳与哈雷彗星之间是相互吸引的;天狼星与天狼伴星之间是相互吸引的;……;所以,任何两个天体之间都是互相吸引的。

为了提高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必须注意三点要求:前提中所列举的对象情况要尽量增多;尽可能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对象情况;注意搜集可能出现的反面事例。

b。科学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又称之为科学归纳法,是根据对某一类对象中的部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具有某种必然性、因果性联系的认识,来作出该类对象的全体都与这一属性有着必然性、因果性联系的一般性结论的逻辑推理。

科学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如下:

S1是P,S2是P,S3是P,……,Sn是P,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S和P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所有S都是P。

例如,金受热后体积膨胀;银受热后体积膨胀;铜受热后体积膨胀;铁受热后体积膨胀;因为金属受热后,分子的凝聚力减弱,分子运动加速,分子彼此距离加大,从而导致膨胀,而金、银、铜、铁都是金属;所以,所有金属受热后体积都膨胀。

科学归纳推理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发现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必然性、因果性联系,以此作为科学归纳推理的依据。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归纳推理必须遵循三项规则:推理的前提必须真实;对象与属性之间,必须具有必然性、因果性联系;推理的结论是一般性、必然性的。

要发现这种必然性、因果性联系,就必须对事物做深入细致的观察、实验,进行科学的分析、解剖,这是科学归纳推理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对此,科学归纳推理提出了五种方法,分别是:求同法(契合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3)归纳推理的基础。归纳要从经验推出结论,归纳的经验材料得之于观察、实验和社会调查。因此,运用归纳法进行推理,要得出可靠的结论,首先需要进行深入的观察,或科学的实验,或进行严谨的社会调查等;其次要遵循归纳思维形式的规则。

(4)归纳推理的方法。运用归纳推理,必须占有材料,使用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收集经验材料的方法。在观察、实验和调查中获得的材料,需要运用比较、归类、分析和综合以及抽象和概括等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才能形成正确的结论。

①比较。比较是确定对象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逻辑方法。通过比较,既可以认识对象之间的相似,也可以了解对象之间的差异,从而为进一步的科学分类提供基础。

例如,我们能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差异,这都是运用了比较的方法。

对材料进行比较时要注意三项原则:要在同一关系下进行比较;选择与制定精确、稳定的比较标准;要在对象的实质方面进行比较。

②归类。归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对象按类区分开来的方法。通过归类,可以使杂乱无章的现象条理化,使大量的事实材料系统化。归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

例如,世界40万种左右植物,可把它们归为四大类(门):藻菌植物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由门再往下分可以得出纲、目、科、属、种各级单位。

③分析与综合。分析就是将事物分解成简单要素。综合就是组合、结合、凑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将事物分解成组成部分、要素,研究清楚了再凑合起来,事物以新的形象展示出来,这就是采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例如,白色的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反过来,七色光又合成白色光,这就是光谱的分析与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也依赖于综合,没有一定的综合的指导,就无从对事物作深入分析。

④抽象与概括。抽象是人们在研究活动中,应用思维能力,排除对象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抽出其主要的、本质的因素,从而认识对象本质的方法。

概括是在思维中把对象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推广到所有同类的其他事物上去的方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