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小学班主任带班策略 > 致远23班级标识诞生记(第3页)

致远23班级标识诞生记(第3页)

我们共同经历风雨

用勇气去创造奇迹

……

这首班歌寄托了全班学生对自身、对班级发展的希望和在班级幸福成长的向往。每一次唱班歌,学生都满怀真情,然后**似火地投入班级生活中。

二、“树上开花”,海选班徽,定制班印

在班名、班歌的创建过程中,学生们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创建班级标识的火种被点燃了。没过几天,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一起向我请命面向全班征集班徽。

“什么是班徽,为什么要征集班徽?”我故作不解地问。

“班徽就是班级徽章,班级作为团队,需要专属于自己的LOGO,如同企业有自己的商标、家族有自己的标识、国家有国徽一样。这是团队建设必不可少的。”团支部书记解释道。

“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好主意!你们准备怎么做?”我欣然答应。

学生们商定采取全班海选的方式征集班徽,每个学生都是评委,每人限投一票,得票最高者当选。

一周过后,班徽海选大会如期举行。没想到,马柯同学竟然也带着手绘的班徽作品走上了讲台。这是一个从实验班“落难”到“致远23”这个普通班的学生,开学以来一直闷闷不乐、沉默寡言。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设计的班徽寓意:

班徽外围设计为圆形,象征(23)班是和谐温暖的大家庭,飘舞的丝带象征着班级72人同心合力,蕴含的数字代表永远的(23)班。班徽侧看为两心相连的形状,大的心形代表老师,小的代表72名学生。整个图标象征在敬爱的老师的带领下,班级不断拼搏,努力向前,走向辉煌。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马柯的班徽设计方案成为“致远23”的班徽。紧接着,学生们通过淘宝网将班徽定制成班印,作为班级发布通知、公告和制作班级证件的“公章”。最后,全班学生一致同意由班徽的设计者马柯保管班印。我代表全班学生,将班印正式交到了马柯手中。马柯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一次,我不仅收获了班徽和班印,还借此帮助一颗因从实验班“落难”到普通班而产生的失落之心找回了自信与自尊。

三、“顺水推舟”,舞动班旗,缝制班标

两个月后,学校举办阳光体育运动节,“致远班”因队列整齐而入选了彩旗方阵。学生提议制作班旗,我照方抓药,激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班旗。在运动节入场仪式上,出现了一面印有橙色“致远23”LOGO的白底大旗,成为仪式上最亮丽的风景线。运动会开始后,几乎每个学生都争相扛着大旗为班级同学呐喊助威。这届运动会,我们班总分比上一届大有进步,我想这就是“旗帜”的力量。

学生们还自发购买了纯蓝棉布,缝制成领带,并在新生体操比赛中佩戴,又一次成为运动场上的亮点。这条凝聚了“致远23”每一名学生心血的蓝色领带也成为一个班级标识。每当学校举行大型活动,都会有系着蓝色领带的学生热情地为大家服务,得到了无数的赞扬声。学生们说:“当系上这条蓝色领带时,我代表的就是‘致远23’这个优秀的班级,我就要全力展现最美的风采。”

就这样,旗帜成为班级精神的外显,蓝色领带成为优秀班级成员的象征。通过班旗与领带的引领,学生们认真检视自己的行为举止,朝向更加优秀的方向迈进。

四、“水到渠成”,班服诞生,班标升华

我原以为班歌、班名、班徽等产生后,班级标识的创建任务就基本结束了。直到高考临近,我才明白,只要班级文化创建没有结束,班级标识的创建就不会终止。

高考前,为拍摄毕业照,学生们策划制作了班服。班服采用马柯设计的图案,一件白色T恤衫,男生前龙后凤,女生前凤后龙,非常漂亮,代表“致远班”在高考中凤舞九天,金榜题名。

我决定以班服作为高考动员会的重要载体。这天上午,我们以“高考,我来了”为主题召开班会。班会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发表即兴演讲“高考,谁的抉择”,引导大家思考“是我们选择了高考,还是高考选择了我们,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高考”;第二部分,举行隆重的班服发放仪式,特别邀请马柯介绍班服图案的含义;第三部分,借助学生穿上班服的热情劲儿,全班学生齐声诵读《高考誓言》,班会在激昂的《怒放的生命》歌声中结束。

将班服的发放设计为仪式,成为主题班会的重要环节,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生活在“致远23”这个班集体的快乐和幸福,更为重要的是,借助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巧妙地缓解了学生的压力。

拍摄毕业照那天,我们班再一次成为全年级的焦点——全班学生身着班服,拍摄了一张洋溢着幸福与自豪的“全家福”。

高考前一周,班里的女生利用周末亲手制作了72条红绳手链。手链编织发起人在发放仪式上说:

“致远23班”的72名兄弟姐妹即将奔赴考场,实现人生的梦想。虽然我们分布在不同的考场,但72颗心永远连在一起。这条红绳手链,象征着我们的心永不分离,同时也祝愿我们快乐应考,幸福应考,借助高考,实现梦想。

这种表达是对班级标识的一种升华,由外显之物内化为心灵的动力。这样的集体动力最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在高考前的最后时间蓄积心理能量,在考场上淋漓尽致地发挥。

班级标识的建立切忌“凭空想象”,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东拼西凑,应急而生。它深深地植根于班级文化的土壤中,并随着班级文化的发展渐次生成,不断陶冶、浸润学生的心灵,推动班级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懈努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