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打磨课是教研还是作秀 > 导读课怎么上教材中的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建议(第4页)

导读课怎么上教材中的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建议(第4页)

生:应该在小说的开始部分。因为片段的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时间——“大约在我上岸十一二天后”,从这儿可以知道这个片段的大概位置是在“梗概”的第6自然段。

生:……(指名两个同学左右)

师:读了小说的精彩片段以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可以联系片段中的细节来说说。

生:我觉得那个小岛十分荒凉,鲁滨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生:我觉得鲁滨孙太孤独了,课文中写道:“至于那条狗,它是在我第一次搬东西上岸的第二天自动跳下船,泅到岸上来找我的,后来做了我多年的忠仆。我并不想它替我衔什么东西,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它却办不到。”

生:鲁滨孙要与蛇、与野兽甚至与野人相伴,假如是我,一定会被吓死。

生:我觉得鲁滨孙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很乐观。那个“好处坏处对照表”就很精彩。

生:对!我觉得他通过“对照表”也得到了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生:还有,我很欣赏鲁滨孙想办法计算日期这部分。他在一个大柱子上刻上了上岸的日期,在方柱两边,他每天用刀子刻一个斫痕,每七天刻一个大一倍的斫痕,每一个月刻一个再大一倍的斫痕。这样,他就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年月日了。读这一段,我特别受感动。

生:片段的最后写道:“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这说明他曾经期待过有人来救他,但是不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是自己努力想办法。我觉得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非常真实,很精彩。

师:我发现很多同学觉得鲁滨孙“好处坏处对照表”特别感兴趣,读一读奥台尔这一张“好处坏处对照表”,想一想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对照表的左边与右边确实是一一对应起来写的。

生:我发现对照表中,右边的字普遍比左边多,说明鲁滨孙心里更在乎好处。

生:……

师:是的,鲁滨孙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就是为了找到“聊以**”的事情。“聊以**”是什么意思?(课件呈现句子: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的事情。)

师:鲁滨孙是如何“聊以**”的?(引读、对比读鲁滨孙记录的“坏处与好处”对照表。)

师:同学们,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鲁滨孙的心态非常好……

生:鲁滨孙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很乐观……

生:鲁滨孙能够知足安命……

师:今天我们像鲁滨孙那样孤身一人流落荒岛的可能性很小,但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我们要像鲁滨孙那样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克服困难,光明就在前头。

四、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师:鲁滨孙在这荒无人烟的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他相信生命的力量,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敢地活了下来,最后终于获救。正因为这样,鲁滨孙成了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形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师:我们阅读了故事梗概,又学习了精彩片段。你还对哪些内容感兴趣?

生:鲁滨孙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用那些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我很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种、怎么收粮食的。

生:还有,他救了“星期五”以后就开始教化他。他是如何“教化”一个野人的呢?

生:……

师:那我们去找这本书来读读吧,你一定会被小说里生动的情节吸引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