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课堂打磨安排表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第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第4页)

生:(声情并茂读)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联想到这位父亲身体上所受的种种痛苦,实际上,他精神上也承受了很大压力。请你联系上文,看看他承受了怎样的压力?

生:(生默读、找、思)

生1:我觉得最大的压力是别人都觉得这位父亲精神失常了,所以没有人上来帮助他,甚至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生2:课文中说,这位父亲放下受伤的需要照顾的妻子,匆匆赶来救自己的儿子,他的心既牵挂自己的妻子,又担心自己的儿子,心力交瘁……

生3:其实这么多人劝他,他也知道情况很危险,万一,他们有什么意外,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下他妻子一个人了……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一份感悟,再一起读读这首诗。

三、再改结局,体会细节,全面辩证解读“所有父亲”

【教学预想:再次改变结局,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鼓励表达真实想法,允许适度辩论。辩论之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真诚发表观点,在适当的时机,建议学生找出容易被遗忘的描写其他父亲的段落,从细节中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爱。】

师:今天,蒋老师残酷地改变了事情的结局,但蒋老师还要残酷地改变第二次。(大屏幕出示)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刚走开不久,只听得“嘭”地一声巨响,爆炸真的发生了,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

师:这样的结局有可能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1:有可能,一位救火队长曾经阻拦过过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

生2:一位警察也跟他说过,如果坚持挖的话,不但不利于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

师: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你们还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吗?不要急于说,先静静地思考1分钟。

生:(静静地思考)

师:有改变主意的同学吗?请站到台上来。

生:(有6位同学陆续站到台上)

师:现在你们的意见不一致,请你们各自结合课文辩论。

生甲1:这位父亲我看有点失去理智了,如果他不坚持挖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丧命。

生甲2:这位父亲应该让专业的救护人员来救孩子。

生甲3:这位父亲已经精神失常了。

……

生乙1:这位父亲是非常爱孩子的,这份爱足以说明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

生乙2:当孩子们遇到危险时,有的父亲走开了,而这位父亲却坚持挖,所以我觉得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

生乙3:这位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有危险以后,心里觉得一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要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

……

师:同学们争论得很激烈,下面蒋老师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这位父亲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过于悲痛,以至于精神和行为异于常人,这都是缘于他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我想,同学们都能理解这位父亲。但是其他的父亲,保持着一点点理智的父亲,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下面我请同学们找出我觉得最不应该遗忘的描写其他父亲的段落,一边读一边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爱。

生:(读)

生:我从“急匆匆”这个词看出……

生:我从“大喊”这个词看出……

生:我从“绝望”这个词看出……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这节课我们基本上到这儿,同学们可能有些感动,但不要感伤了,下课后,大家去做做游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