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班主任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 > 第一节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与常用类型(第1页)

第一节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与常用类型(第1页)

第一节课堂教学导入技能与常用类型

一、导入的概念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就是“示之道途”,亦即“引路”之意。入,就是进入学习之门。故导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门径的意思。

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引导学生进入获取新知的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使课有一个好的开端。

二、导入的作用

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起学生对新知学习活动的兴趣,由对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无意注意)发展成对学习活动结果的间接兴趣(有意注意);好的导入,可以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化难为易,铺设走向“彼岸”(新知)的通途;好的导入,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好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的理智感,在积极参与新知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对于师范院校学生而言,掌握导入技能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三、导入的常用类型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讲无疑为整堂课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教无定法,一堂课如何开讲,也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学科内容的不同和具体教育要求等的不同,导课也就不会相同。即便是同一学科、同一内容,不同教师也有不同的导课方法。所以,导课的方法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以及教师自身的认知风格、策略等特点,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教师运用简洁明快的讲述或设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导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例如,对高中生物课,教师可作如下导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新的一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这一章主要探讨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以及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从原始的生物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些人们历来所关心的问题,尚存某些不同的观点,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今天我们要用科学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做指导,进行学习和研究。下面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课题‘生命起源’”。

(二)旧知识导入法

旧知识导入法是指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导入新课,这是一种常用的导课方法。

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知识本身也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在导入新课时,首先要找准知识的衔接点。怎样衔接又与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关,每节课讲到哪儿,在哪里停,留下什么契机,下节课又怎样承上启下,都应有周密的考虑。

巴甫洛夫认为,当进行新的学习时,利用知识,利用已获得的诸联系,这就是理解。

例如,教师讲《苏州园林》可这样导入新课:“我们刚学完《中国石拱桥》,它是采用举典型例子的方法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苏州园林》也是一篇说明文,看看它又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

(三)生动实例导入法

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是学生认识的重要规律。应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可以“以事喻理”,使复杂而抽象的理论问题,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懂得“留心处处皆学问”,日常生活当中的现象都寓有科学的道理,进而激发学好新知识的欲望。

例如,物理教学中,对于力,学生相当熟悉,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觉上,不懂得力的本质,不能形成和表达出力的完整、准确概念。于是教师可首先问学生“力到底是什么?”学生说不清楚,教师再问“谁能讲讲力的表现?”学生活跃起来了,有的说“人提水”;有的说“起重机吊钢管”;还有的说“磁铁吸铁钉”,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演示,并板书如下:

接着进行分析归纳,很快得出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初步概念。

(四)直观教具导入法

直观教具导入法是指在讲授新课题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标、幻灯片、电视片等,引起学生注意,再从观察中指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要求的导入方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